2000年, 第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7-02
    

  • 全选
    专题报告
  • 戚发轫
    2000, 2(1): 1-6.
    PDF

    太空是人类继陆地、海洋、大气层之后的第四活动领域。第四活动领域具有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改变昼夜节律等特点,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和开发前景。以发展载人航天器为重点的、由航天员参与的载人航天技术是以对太空进行探索以及利用太空环境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工程技术,它是新技术群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高技术密集的尖端科学技术。

    文章从载人航天技术的概念、内容和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意义三个方面对载人航天技术进行阐述,说明载人航天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还对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概况与未来的发展做了介绍,最后提出了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设想。

  • 屠海令
    2000, 2(1): 7-17.
    PDF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线宽向深亚微米级(<0.5μm)和亚四分之一微米级(<0.25μm)发展,对半导体硅片及其它硅基材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研究上述材料中各种杂质的行为,控制缺陷类型及数量,提高晶体完整性,降低表面污染和采用缺陷工程的方法改善材料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深亚微米级和亚四分之一微米级集成电路用大直径硅材料中铁、铜金属和氧、氢、氮非金属杂质元素的行为,点缺陷及其衍生缺陷的本质与控制方法,硅片表面形貌、表面污染与检测方法的研究热点。同时还介绍了外延硅、锗硅及绝缘体上硅(SOI)等硅基材料的特性、制备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展望了跨世纪期间硅及硅基材料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前景。

  • 魏宸官
    2000, 2(1): 18-23.
    PDF

    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电流变技术,详细说明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历史、特征、机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在我国发展该项技术的几点建议。

  • 院士论坛
  • 李幼平
    2000, 2(1): 24-27.
    PDF

    文章探讨一种非Internet原理的无冲突信息共享结构——“信息阳光”。“信息阳光”包含“数据流环境”和“个人需求代码”两个新概念。所谓“数据流环境”,是利用DVB技术,营造一种普照天下的高速数据流,每天都有数百GB的数据流经家庭。其流量如此之大,足以把上千种报纸、期刊、网站、课程的内容每天反复传播几十遍。所谓“个人需求代码”用来在上述数据流中辨认并下载用户有兴趣的内容,实现无需远程互联的交互选择。由于只需单向广播,大大降低了成本,也从原理上消除了互联结构固有的带宽冲突。

  • 范云六,张春义
    2000, 2(1): 28-33.
    PDF

    20世纪末的农业生物工程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植物转基因技术在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综述了农作物生物工程的发展现状,并对下一世纪该学科的发展动态作了展望。

  • 唐明述
    2000, 2(1): 34-40.
    PDF

    碱集料反应(AAR)可分为两类,即碱硅酸反应(ASR)与碱碳酸盐反应(ACR)。二者的共同点是与碱发生的化学反应可导致混凝土中集料的体积增大,从而可能使混凝土甚至整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发生膨胀开裂。文章着重从膨胀过程和机理以及岩石的结构特征探讨二者的特性与差异。ASR类型岩石具有碱活性的前提条件是较低的二氧化硅结晶完整度。只有隐晶质、微晶质、玻璃质或发生过应变的二氧化硅才会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导致混凝土破坏。通过系统研究证实,对碱碳酸盐反应,虽然结晶的完整程度以及白云石(CaCO3·MgCO3)分子式中Ca/Mg比也将影响其与碱反应的速率,但起决定作用的是白云石晶体的尺寸及其在岩石中的分布状态和被基质包围的紧密程度。从微观结构得出的这些特征将有助于加深对碱集料反应膨胀机理的认识。文中还介绍了形成活性白云石的地质环境和碱硅酸反应与碱碳酸盐反应的区分方法。

  • 学术论文
  • 王威琪,陈树宝,汪源源,刘斌,张玉奇,余建国,孙锟,陈斯中
    2000, 2(1): 41-46.
    PDF

    肺动脉压是临床诊断、生理研究的一项重要指标,常规采用有创伤的心导管术测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和心电的无创伤估测方法,研制了肺动脉压无创伤估测系统。文中报告了所用的关键技术要点,动物实验和临床试用。所用的关键技术是小波变换降噪;新型百分比法提取声谱包络;小波变换识别定位超声;心电信号特征点。经9条狗的动物实验和60例临床试用,与心导管术相关性在80%以上。

  • 沈久珩
    2000, 2(1): 47-52.
    PDF

    针对辊式矫直机常规理论计算方法的缺陷及矫直力实测中难于直接测量辊系中所有辊子矫直力的困难,通过对国内首台巨型1 300矫直机矫直力的工程测试和上排辊矫直力的波形分析,按压力阶梯(矫直力分量)剖析了矫直力和矫直过程,揭示了超静定矫直力系的建立过程和各辊矫直力之间的力学关系,拟定了矫直力系和矫直力分量的分割单元测量原理和总体便捷的工程测试方法,给出了以矫直力矩和压力阶梯表示的矫直力通式及其工程算法,并提供了计算工-56及轨-50矫直力的诺模图。这种确定矫直力的原理和方法,可供各种重型辊式矫直机工程应用。

  • 周寿桓,姜东升
    2000, 2(1): 53-56.
    PDF

    文章报道二极管泵浦的1 000Hz高重频、脉冲固体激光器的实验研究结果:双向端面泵浦,每个脉冲输出43mJ,近TEM00模,光-光转换效率η=43%。采用端面泵浦结构,在输出激光的效率、模式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工作物质冷却的结构也比较简单,且不会因为冷却而牺牲泵浦效率。

  • 陈盛禄,鲍秀良,苏松坤,刘艳荷
    2000, 2(1): 57-61.
    PDF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IEF-PAGE),对有代表性的王浆蜂蜜双高产的"浙农大1号"意蜂品种(浙意,Ea)和中国本地意蜂(本意,Eb)、美国意蜂(美意,Em)、澳大利亚意蜂(澳意Eo)、意大利意蜂(原意,Ee)等5个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品种试飞前的幼龄工蜂进行了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的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杂合度和纯合度的研究。由a、b、c 3个等位基因编码的MDH图谱第二区带应有的a/a、a/b、a/c、b/b、b/c和c/c 6种基因型,在Ea、Eb、Ee 3种意蜂中全部出现;在Eo中出现a/b,a/c,b/c,c/c 4种,在Em中出现a/c,b/c,c/c 3种。联列表独立性检验结果,5个意蜂品种间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杂合度、纯合度存在显著差异。

  • 工程分析
  • 郑道访
    2000, 2(1): 62-67.
    PDF

    二郎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地区天全县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交界处,山势险峻,气候恶劣,地质复杂,常年受暴雨、浓雾、积雪、冰冻、大风、严寒等灾害性气候和崩塌、飞石、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同时道路标准低,路况极差,堵车严重,翻车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交通与行车安全。

    文章论述了川藏线二郎山段病害治理的方案研究与路线方案比较,阐述了采用修建隧道方案的理由和隧道位置的方案选择;隧道施工的经过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深刻分析了隧道工程与连接线工程,重点工程与一般工程的辩证关系,总结了工程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

  • 研究报告
  • 闻瑞梅
    2000, 2(1): 68-72.
    PDF

    论述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与高纯水的关系以及对水质的要求;研究了高纯水制备的几个关键新技术及提高高纯水质量的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降低高纯水中的总有机碳、细菌、细菌内毒素、溶解氧等;讨论了高纯水常用各种管材的污染,并列举了大量数据和应用实例。

  • 孙一康
    2000, 2(1): 73-76.
    PDF

    轧钢自动化,特别是带钢热连轧自动化,要求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高速控制、高速通信能力。为了推动我国轧钢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分析国外系统发展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和集成了适用于"快速"过程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这一系列已在几台热连轧机上得到应用,文章对这一系统进行了介绍。

  • 综合述评
  • 吴大观
    2000, 2(1): 77-80.
    PDF

    文章对鲜为后人详知的航空喷气发动机在世界上发祥的历史,作了简要介绍。美国、前苏联和旧中国,在40年代都买得英国喷气发动机的专利,50多年以后的今天,前两国在世界上形成两个航空大国,而我国却远不能与其相比拟。经过对比分析,事实证明狠抓发动机预先研究,是发展发动机行业的关键条件之一。文章还为我国今后如何重视预先研究提出了改进的有效措施和意见。

  • 钟先信
    2000, 2(1): 81-84.
    PDF

    微系统是在微米/纳米尺度上开展研究工作的,涉及到多种科学和技术领域,含微电子、微机械、微光学、化学、生物技术和材料等,它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和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微系统研究在传统理论和技术基础上起步和发展,人们在硅片上制作微型机械、微马达和光路系统微型化的惊喜之余,又引起了一些困惑和思考。人们必将冲破传统科学技术和思想,通过科研有所创新和突破,不断开拓进取,真正成为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和面向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创21世纪新兴产业,这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现在,微系统研究的热点是:微域的科学和技术基础;新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技术;超精密检测和操作;微系统新材料和微制造技术。

  • 韩冀中,韩承德
    2000, 2(1): 85-86.
    PDF
  • 陈国平
    2000, 2(1): 87-89.
    PDF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免耕覆盖播种耕作制度,可减少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上一年夏秋降雨,保证全苗,增加产量。同时,由于地面坚实,在秸杆保护,可减少沙尘暴天气;而在夏季,可增加水分的渗入,减缓地面径流,防止土壤冲刷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是一项一举三得的重要措施。

  • 2000, 2(1): 90-91.
    PDF
  • 2000, 2(1): 92-92.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