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第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7-01
    

  • 全选
    专题报告
  • 赵文津
    2003, 5(2): 1-15.
    PDF

    论述了岩石圈深部探测的作用和重大意义,它是一项国土基础地质情况的调查,可以为找矿预测、地震预报、能源开发及大陆动力学研究等多目标服务,是21世纪中国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工程;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此前均已作了大量工作,但是有待深化和进一步开展调查;简要介绍了青藏高原近些年来开展深部调查的情况和取得的主要最新成果。

  • 陈冀胜
    2003, 5(2): 16-19.
    PDF

    生物毒素是一类具有重要意义的生物源化学物质,已知化学结构的毒素可达数千种。生物毒素表现出生源、化学结构、作用机制等多方面的多样性。生物毒素研究已发展成为与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学科——毒素学,其发展对于生命化学、生源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生态学、医学、药物学、环境科学均有重要意义,对药物创新研究更具积极作用。许多生物毒素可作为临床药物或导向化合物,并可为药物分子设计提供有价值的新药效模型和结构构架,更能为发现药物新作用靶位发挥特殊作用。

  • 张超然,戴会超
    2003, 5(2): 20-25.
    PDF

    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文章介绍了三峡工程建设在大江截流和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新技术、船闸高边坡施工技术、电站大型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和蜗壳保温保压技术、沥青混凝土心墙、船闸金属结构、水轮发电机组等重大技术问题上的突破。

  • 梁桂明
    2003, 5(2): 26-34.
    PDF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带来与思维相关的两个特征:创新与共融。关于创新,如何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热门的话题。从唯物辩证法的哲学的认识论和真理的相对性的高度来探索,发现任何一种思维形式(包括演绎法思维和定势-习惯思维)都具有两重性,即非创造性与创造性并存,在一定条件下,非创造性思维可以转化或激发为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知识,获得创新成果。关于共融,如何进行思维的界定和分类,有许多种说法。笔者把心理学与生理学的成果融合起来,形成两大类,即左半脑主导的理性思维和右半脑主导的悟性思维。其基本的思维形式的分类与思维的大类结合,成为两大类7种。把辩证法和共融结合,得到下列结论: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统一,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统一,设想与验证的统一,发现与发明的统一,科学(真感)与艺术(美感)的统一。对最后一个结论,笔者以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原理的探索为例加以说明。此原理在工业设计上属首次推出。

  • 院士论坛
  • 江东亮
    2003, 5(2): 35-39.
    PDF

    从当前新材料的开发和材料科学发展向多功能、小型化、复合化、低成本制备等要求出发, 并就现有高性能陶瓷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材料制备工艺上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简要介绍了碳化硅(SiC)陶瓷、 添加Nd的钇铝石榴子石(Nd-YAG)陶瓷、掺有稀土的氮化硅(RE-Si3N4)陶瓷等几种具有结构和功能一体化高性能陶瓷材料的优良性能,可能的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制备科学上今后应予以关注的方面。

  • 王子才
    2003, 5(2): 40-44.
    PDF

    从仿真技术的发展、成熟、再发展的观点论述了它的发展过程。介绍了仿真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分析了国内外仿真技术水平及现状,展望了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

  • 束怀瑞
    2003, 5(2): 45-48.

    介绍了我国果树资源及果树产业、科研当前水平;阐述了有关果业发展拟研究的五个问题:(1)果树传统品种组群与现代化生产及专业化;(2)果树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3)重视果树根系研究;(4)果品加工发展要加速研究与中试,加工产业发展要注意科学进程和大、中、小企业结合;(5)建立果品优质生产工程的技术体系。具体包括:品种组合与专业化,“世界品种”,名特优品种的不断选育,无公害基地的环境保护,根系研究对持续发展和提高产量品质的潜力,营养基因型根系,生根基因,建立质量工程技术体系,果品加工业的逐步进程等。

  • 学术论文
  • 任阵海,高庆先,苏福庆,王耀庭,张志刚,杨新兴
    2003, 5(2): 49-56.
    PDF

    讨论了北京大气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利用网络点集确定出大气输送通道,提出了汇聚带概念,同时分析了北京地区大气污染特征,使用激光技术探测了大气气溶胶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北京大气环境质量与周边地区的污染源有密切的关系,认为只有进行同步治理才能有效地改善首都大气环境的质量。通过卫星监测技术和对气象流场进行分析,对我国沙尘暴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境外沙尘源和境内沙尘源,并以2002年3月20日北京一次特强沙尘暴为例,对原始沙尘源的分布进行了解析,分析指出原始沙尘源包括春季长江以北广大的裸露土地,显示出沙尘暴起始过程是以点源群出现,然后合并为沙尘带,最后出现大面积沙尘污染。并简述了我国现代环境理念。

  • 吴修广,沈永明,郑永红,杨志峰
    2003, 5(2): 57-61.
    PDF

    基于非正交曲线坐标下水流与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深度平均数学模型,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和速度—水深耦合算法,应用于实验室连续弯道的水流及污染物扩散输移的数值模拟,分别计算了流场及岸边和中心污染物排放的浓度场,得到与实测值吻合良好的计算值。

  • 杨立中,江大白
    2003, 5(2): 62-67.
    PDF

    对中国的火灾统计数据与社会经济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火灾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和国外相反:中国的火灾形势在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越严重,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更趋严重。讨论了火灾与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的关系,提出了火灾和经济的更为全面的关系,即随着经济的发展,火灾形势是先严重后趋缓和。根据所讨论的结果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火灾情况做出了一些预测。

  • 研究报告
  • 杨天社,李怀祖,曹雨平
    2003, 5(2): 68-74.
    PDF

    推理理论一般分为确定性推理理论和不确定性推理理论。传统的卫星故障检测和诊断应用的是确定性推理。然而,在卫星故障检测和诊断的实践中,仅使用确定性推理是很难对某些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的,因为这时需要合情推理和容错能力。不确定性推理理论可以满足此要求。目前,航天领域的许多专家和实际工作者正致力于应用不确定性推理理论检测和诊断那些用确定性推理无法检测和诊断的故障。不确定性推理理论包括诸如包含度理论、粗糙集理论、证据推理理论、概率推理理论、模糊推理理论等。笔者研究的卫星故障检测和诊断的三种新方法,分别应用了包含度理论、粗糙集理论和证据推理理论。

  • 李旲,胡云昌,曹宏铎
    2003, 5(2): 75-79.
    PDF

    应用模糊、混沌、神经网络等理论,以结构质量为优化目标函数,在构造一个新型的布局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桁架结构布局优化这一结构优化领域的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构造了一个完整的桁架结构智能布局优化系统,该系统由5 个模块组成,具有智能、自适应的特点,在确定了结构选型情况下,可以自动完成从基结构的智能自动建立到结构布局寻优的全过程。经实例验证,系统性能稳定,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结构布局优化解。

  • 综合述评
  • 蔡文,杨春燕,何斌
    2003, 5(2): 80-87.
    PDF

    简要介绍近年可拓学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的新进展,包括可拓学的框架、基元理论、可拓集合理论和可拓逻辑等所取得的成果。

  • 张凯松,周启星,孙铁珩
    2003, 5(2): 88-92.
    PDF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的恶化趋势,概述了适用于在小城镇实施的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发展现状,提倡对小城镇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还就无害化、资源化水处理技术在我国中小城镇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 简讯
  • 艺宣
    2003, 5(2): 93-93.
    PDF
  • 元晶
    2003, 5(2): 94-94.
    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