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4-07-01
    

  • 全选
    专题报告
  • 于润沧,唐建
    2005, 7(10): 1-4.
    PDF

    根据我国有色金属矿山的特点,提出了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分层次发展的目标,对建议的重点科研领域做了简要论述并提出若干重要研究课题。

  • 院士论坛
  • 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
    2005, 7(10): 5-10.
    PDF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工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工程概念可以从多个不同角度去理解。然而,在工程管理学中,工程和工程管理具有特定的科学内涵。在研究国内外工程与工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工程与工程管理的定义,并分析了工程管理和工程管理学科的特点。

  • 学术论文
  • 吴爱国,张小明,张钊
    2005, 7(10): 11-15.
    PDF

    介绍一种新型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的构成,通过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基于Lagrange方程的数学模型。在平衡点附近给出系统的线性化模型,对系统的稳定性、能控性和能观性进行了分析。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LQR方法设计了控制器,并在仿真实验和实物实验中实现了倒立摆的平衡控制。实验表明,系统稳定性好、鲁棒性较强。

  • 王清印,吕瑞华
    2005, 7(10): 16-22.
    PDF

    在概述广义不确定性系统内涵基础上,讨论了广义不确定性系统的外延类别及其相关理论的基本研究框架和基本原理,为深入研究广义不确定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 孙明玮,陈增强,袁著祉,任强,杨明
    2005, 7(10): 23-27.
    PDF

    飞航导弹的飞行主要是通过姿态稳定与调节来实现的。通过以小扰动模型为基础的导弹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了导弹姿态控制回路的串级控制结构,并且以离散模型作为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自适应预测控制的被控对象,把原先响应较慢的质心控制转换为反应较快而且精度高的弹道角控制。根据导弹的特性,在姿态内回路采用广义预测控制,在弹道外回路采用一种积分形式的预测控制。在参考信号上,实现了质心指令到弹道指令的有效变换,为高精度小超调跟踪奠定了基础。这种方法实现了姿态参考信号与导引指令的统一,姿态控制与质心控制的统一,充分降低了对气动等数据的精度要求,参数选择简单。数值仿真结果说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张奇,吴枫,王小林
    2005, 7(10): 28-32.
    PDF

    根据框架结构爆破拆除物理过程,建立了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数值仿真和优化,既避免了保守设计造成的盲目浪费,又避免了由于设计不周而造成爆后不倒塌,为框架结构爆破拆除设计提供了新途径。

  • 厉鲁卫,周朔燕,蔡益宇
    2005, 7(10): 33-37.
    PDF

    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位平面的静止连续色调图像的无损图像压缩方法:通过将1幅图像分割成两类位平面(基础层和增强层)使得该图像具有了位平面的可测量性,并且通过利用平面与平面以及每个平面中各像素之间的相关性减少冗余,从而获得优秀的压缩性能;与其他压缩算法的比较表明,基于嵌入式位平面的无损图像压缩算法由于具有位平面可测量性而体现了巨大的优越性。

  • 徐勇,杨静宇,陆建峰
    2005, 7(10): 38-42.
    PDF

    在PCA基础上发展出的KPCA方法能抽取样本的非线性特征分量。然而, 基于KPCA的特征抽取需计算所有训练样本与待抽取特征的样本间的核函数, 因此, 训练集的大小制约着特征抽取的效率。为了提高效率,假设特征空间中变换轴可由一部分训练样本(节点)线性表出,并设计了改进的KPCA算法(IKPCA)。该算法抽取某样本特征时,只需计算该样本与节点间的核函数即可。实验结果显示,IKPCA在对应较好性能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效率上的优势。

  • 楚海林,李军
    2005, 7(10): 43-45.
    PDF

    从热力学出发,分析了工业生产活动污染环境的熵本质,提出了度量工业生产活动的环境影响非平衡态熵流模型,并分别对三种不同生产模式的熵增值进行计算,得到三种不同生产模式的环境影响趋势,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的选择提供依据。

  • 王涛,王刚
    2005, 7(10): 46-50.
    PDF

    针对我国多式联运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现状,首先对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得出了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然后建立了多式联运虚拟运输网络;最后在运输方式选择依据和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得出了多种运输方式组合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求解算法。

  • 研究报告
  • 赵振业,宋德玉,李向斌,杨树勋,马新闻
    2005, 7(10): 51-55.
    PDF

    提出了超高强度钢“无应力集中”抗疲劳概念。喷丸、孔挤压、螺纹滚压等表面层组织再造改性造成的残余压应力和高位错密度胞状结构将裂纹推移至亚表面萌生并阻滞其扩展,回复不同应力集中处的疲劳强度至接近钢的固有疲劳强度,形成“无应力集中”表面完整性状态。“无应力集中”抗疲劳概念表述为构件表面形成完整的接近于钢固有疲劳强度的等疲劳强度包络。

  • 聂规划,刘平峰,何柳
    2005, 7(10): 56-59.
    PDF

    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BP网络模型),以建筑特征参数为输入变量,通过实际资料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模拟,并用贡献分析法筛选输入变量,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结果显示了该模型在建筑工程造价预测中的有效性。

  • 钟登华,刘建民,熊开智
    2005, 7(10): 60-63.
    PDF

    将自优化模拟模型应用于长距离输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中,以数字仿真模型为基础,增加在线控制优化环节,根据仿真模型的输出反馈不断优化系统输入,实现系统仿真过程的自适应优化。并以MATLAB软件作为系统仿真平台,成功地实现了实例工程的仿真优化过程,为复杂长距离输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韩修廷,王洁春,焦振强,高飞,宋宇波
    2005, 7(10): 64-68.
    PDF

    提出了在套损振动波检测过程中提高信号信噪比的方法。检测过程中,在井口敲击套管并接收、分析套管的回波,以了解介质的变化情况。由于反射波信号强度较微弱,单纯用一组接收信号无法进行正确的套损分析,采用信号增强方法,即利用多个类似信号进行叠加,增强反射波的有效信号,降低背景噪声,从而得到有用信息,进行正确的套损状况分析。开发了相应的信号处理软件,提高了信号处理速度。通过10井次的测试表明,技术原理可行,软件工作稳定、可靠,便于操作,可以进行多种方法的信号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曹玉贵,杨忠直
    2005, 7(10): 69-72.
    PDF

    通过建立考虑业主投资规模、工程监理特质和外生随机变量及其影响程度等因素的业主与工程监理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非对称信息下工程投资规模、工程监理特质和外生随机变量等因素对激励报酬系数的影响。同时,基于分析和研究结果,提出了设计工程监理激励机制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 刘忠,,褚福磊,龙国键,廖永忠
    2005, 7(10): 73-77.
    PDF

    针对目前国内外液压冲击机械工作参数调节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行程无级调节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行程无级调节装置,并对该装置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微机控制的无级调节工作参数的液压冲击机构,论述了其设计原理、结构特点、技术性能和控制策略。

  • 宋卫国,于彦飞,张和平
    2005, 7(10): 78-83.
    PDF

    新型建筑不断涌现使得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被广泛应用,人员疏散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结合某大型商贸中心的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方案,利用CAFE模型分析了人员疏散性能。结果表明,由于该模型量化了人员疏散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力,因此计算得到的人员疏散时间比同类软件更加保守,分析结果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 赵占厂,谢永利
    2005, 7(10): 84-86.
    PDF

    针对现有隧道深浅埋界定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测试和数值仿真结果,明确了应从围岩压力性质角度进行深浅埋界定。首次提出了以数值仿真技术为手段,利用拱上中心线土体侧压力系数变化规律为依据进行深浅埋界定的思路,并用2个工程实例进行了验证,新方法对土质隧道衬砌设计和施工有重大意义。

  • 张俊艳,冯守中,刘东海
    2005, 7(10): 87-90.
    PDF

    传统回归方法对于围岩变形时程曲线存在反弯点,这种情况的模拟具有难度。提出的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隧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不仅能很好地描述复杂的围岩变形时程曲线,而且比BP神经网络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王质礼,胡爱群,宋宇波
    2005, 7(10): 91-94.
    PDF

    分析了嵌入式Linux系统下网络驱动的体系机构和工作原理,结合PCMCIA驱动接口,着重论述了嵌入式Linux无线接入点网络驱动的基本软件模型和实现流程, 给出了网络驱动的性能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