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 第8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07-01
    

  • 全选
    中国航天50年的回顾与展望
  • 王礼恒
    2006, 8(11): 1-6.
    PDF

    回顾了我国50年航天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运用系统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理念、体系及方法;阐述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统一领导,是中国航天系统工程的本质体现,是航天科学管理的重要特征,是中国航天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 张晓强
    2006, 8(11): 7-12.
    PDF

    我国航天产业50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积极促进航天产业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客观要求。我国航天产业未来的发展,要紧紧围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主线,坚持“以应用为主导,以创新为动力,天地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共享,军民协调开放式发展”的原则,通过政府牵引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方式,优先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4大工程项目,重点发展卫星通信、卫星直播电视、卫星导航定位、卫星遥感等应用业务,形成具有一定经济规模、产业链完整、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的航天产业体系。

  • 许健民,钮寅生,董超华,张文健,杨军
    2006, 8(11): 13-18.
    PDF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自己的气象卫星计划,经过30多年的工作,已经建立起风云1号极轨和风云2号静止两个系列的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是风云气象卫星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地面应用系统的规划工作、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以及业务运行成功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做了回顾;风云气象卫星已成为我国现代化气象业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世界气象组织正式列为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观测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气象卫星获取的大气和地表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环境和自然灾害监测、农业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讨论了风云气象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成功的经验。

  • 姜景山
    2006, 8(11): 19-24.
    PDF

    空间对地观测及应用是发展航天技术的核心使命之一。至今为止,国际上已发射了几千颗航天器。其中,对地观测卫星占有重要分量,是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及环境、能源等领域的需求直接带来效益的、不可替代的航天技术领域。几十年的发展表明,国际上把对地观测技术作为重中之重技术发展。我国对地观测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今已走过四个发展阶段,已成为谱段齐全、数据获取技术有了较大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有较深入的基础研究及处理方法的初具规模的技术科学体系,几十年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建设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多项相关对地观测的重大事项和研究项目。我国对地观测将以需求牵引、技术驱动,面向国际前沿,力争在对地观测领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 龙乐豪,王小军,果琳丽
    2006, 8(11): 25-28.
    PDF

    总结了国外航天运输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比分析了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现状和差距;提出了增强我国进入空间能力的五个发展方向,即改进现役运载火箭、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系列、发展快速机动发射小型运载火箭、具备载人登月及深空运输能力、探索重复使用运输技术。

  • 刘竹生
    2006, 8(11): 29-32.
    PDF

    高可靠、高安全和高质量,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是对载人运载火箭的最主要要求。简要介绍了CZ-2F载人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系统组成以及设计的基本原则。

  • 李东,程堂明
    2006, 8(11): 33-38.
    PDF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长征火箭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4种型号的火箭家族,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进行深空发射任务;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满足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将加快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的运载火箭,增强进入空间的能力,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 赵少奎
    2006, 8(11): 39-47.
    PDF

    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发展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重大决策,在正确政策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导弹、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也记述了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开拓者们50年来忘我拼搏、无私奉献取得的伟大成就;以科学发展观和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历史经验,展望未来,从总体上对我国导弹、航天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对策思考。

  • 石晓波,李运泽,黄勇,王浚
    2006, 8(11): 48-52.
    PDF

    相比于环绕地球飞行的卫星或载人飞船,探月航天器面临的空间环境更为复杂和严酷。月球表面的环境对登月飞船、月球车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文章就月球表面综合环境模拟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实现月表尘埃、地形地貌、承载能力及摩擦效应、真空、温度交替变化等环境因素的综合模拟,可为登月飞船及月球车的设计、优化以及最终的系统验证提供试验平台。

  • 专题报告
  • 张曙
    2006, 8(11): 53-56.
    PDF

    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提出10年来,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但现实不尽如人意。阅读《在崛起风暴之上腾飞——为了美国更美好的经济明天注入能量和补充人力》报告后,列举了我国科技、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了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就美国“科教兴国”战略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建议;附录了该报告的摘要。

  • 吕保和
    2006, 8(11): 57-61.
    PDF

    分析了安全的科学含义,引入了"灾事"的概念,指出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灾事,并进一步探讨了灾事的类型以及各类灾事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构建安全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安全科学的内涵以及构建安全科学的基本思路,论述了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层次结构。

  • 院士论坛
  • 曹湘洪
    2006, 8(11): 62-69.
    PDF

    针对必然会出现的石油资源短缺——后石油时代,分析了含碳能源的利用现状,提出应该认真研究和选择含碳能源的最佳利用途径,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石油资源的过渡依赖,并从分析含碳能源的元素组成出发,提出了应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生产运输燃料和石化原料;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压缩工业与民用燃料用油;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发展天然气汽车和GTL;充分利用生物质能,生产车用燃料、生物基材料和有机化学品。

  • 学术论文
  • 陈文伟
    2006, 8(11): 70-73.
    PDF

    规范了可拓信息与可拓知识基本概念,即在信息和知识的概念上扩充了变化的信息和变化的知识。明确了可拓数据挖掘概念以及可拓推理新概念。证明了可拓数据挖掘两个定理和可拓推理公式。提出的从挖掘静态知识的数据挖掘扩展到挖掘变化知识的可拓数据挖掘,为数据挖掘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

  • 殷兴良
    2006, 8(11): 74-79.
    PDF

    气动光学传输效应对飞行器光学成像探测系统的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使探测器接受的图像产生偏移、抖动和模糊。文章分析了目标光线通过流场时的光学传输特性,建立了流场光学传输特性的工程计算模型,描述了气动光学传输效应对成像探测系统影响的经验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气动光学传输效应产生的像偏移、抖动和模糊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气动光学传输效应对成像探测系统的影响与飞行器的飞行参数、成像探测系统参数和探测器积分时间等密切相关。

  • 刘宏民,姚双吉,杨利坡,庞志峰,李双来,刘武斌,闫胜友,褚建东
    2006, 8(11): 80-85.
    PDF

    针对唐钢高线吐丝机存在的吐丝质量问题,采用三次样条拟合现场实测数据得到吐丝管曲线方程;根据吐丝管中线材的速度和受力模型,分析线材在吐丝管中的运动状态,研究吐丝管空间曲线对吐丝质量的影响,得到吐丝管空间曲率波动过大和出口速度变化过快是导致吐丝质量不好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善吐丝管空间曲线和规范煨管工艺制度,显著改善了甩尾、吐圈摆动等吐丝质量,吐丝管寿命提高了1倍。

  • 董亮,曹秀英,毕光国
    2006, 8(11): 86-93.
    PDF

    OFDM系统的LS信道估计可看作真实信道频率响应的一个有噪观察值,因此可采用子空间投影方法对噪声进行压缩。分析了利用子空间投影方法改进LSOFDM信道估计性能的实质,给出了利用子空间投影改进OFDM信道估计的一般框架,在此基础上将子空间投影推广到非LS信道估计方法。当信号子空间随时间变化时,需要采用子空间跟踪技术保持对信号子空间的良好估计,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跟踪的参数化信道估计方法,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在性能上优于非参数化时的相应方法。

  • 高尚,杨静宇
    2006, 8(11): 94-98.
    PDF

    经典的粒子群是一个有效的寻找连续函数极值的方法,结合遗传算法的思想提出的混合粒子群算法来解决背包问题,经过比较测试,6种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效果都比较好,特别交叉策略A和变异策略C的混合粒子群算法是最好的且简单有效的算法,并成功地运用在投资问题中。对于目前还没有好的解法的组合优化问题,很容易地修改此算法就可解决。

  • 研究报告
  • 朱梅,徐献芝,杨基明
    2006, 8(11): 99-102.
    PDF

    介绍了可用于替代铅酸电池的一种锌空气动力电池,在技术上实现了大容量,小体积,结构合理。主要的突破体现在空气电极和锌电极的特殊设计,以及单电池的合理组装。比较了该动力电池与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