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1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 全选
  • 王梦恕
    2009, 11(7): 4-10.
    PDF

    综合论述了水下隧道在穿越江河湖海时所有的优势,介绍了水下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概况,讨论了水下隧道勘察设计、施工的几项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水下隧道施工的常用方法。

  • 王梦恕,孙谋,谭忠盛
    2009, 11(7): 11-17.
    PDF

    武汉长江隧道是长江上第一条江底隧道。隧道穿越的地质条件复杂,地层透水性强,水压高;盾构直径大,一次推进距离长;地面和地中环境复杂。介绍了武汉长江隧道工程研究与设计经过,工程建设模式,隧道的总体设计、施工概况。着重阐述了盾构的选型和沿线建筑物的保护技术。

  • 孙谋,谭忠盛
    2009, 11(7): 18-23.
    PDF

    结合武汉长江隧道等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对水下盾构施工合理覆盖层厚度、盾构类型及关键参数确定进行了分析。对水下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如开挖面稳定技术、预防泥水喷发技术、防止隧道上浮技术、盾构姿态控制技术、长距离掘进及盾构水中对接技术、盾构始发与到达技术等进行了归纳。

  • 瞿守信
    2009, 11(7): 24-29.
    PDF

    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从桥梁隧道方案比选到跨海隧道方案的确定进行研究。介绍了在此作海底隧道方案的优越性,以及该海底隧道的特点、难点和施工技术方案,并对隧道设计、施工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论述。

  • 傅洪贤,刘永胜,郭衍敬,黄明琦
    2009, 11(7): 30-34.
    PDF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暗挖地段,其地质条件差,多为全、强风化花岗岩,且地下水丰富。前期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常发生较大的变形,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通过现场试验,得出一套合理的控制变形措施,使隧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得到较好控制。在海底硬岩地段进行了钻爆试验,得出较好的爆破方案和参数,并采用声波仪和位移计对围岩损伤范围进行了检测。

  • 黄明利,路威,徐恒国,谭忠盛
    2009, 11(7): 35-38.
    PDF

    我国第一条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在浅滩及陆地段穿越富水软弱地层,围岩自稳能力差,极易发生涌水突泥,严重威胁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对隧道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和根据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的结果,对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的开挖施工方案、降排水关键技术和超前预加固方案进行了研究,为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 谭忠盛,王梦恕,罗时祥
    2009, 11(7): 39-44.
    PDF

    琼州海峡隧道的修建不仅能满足海峡客货运量和国防的需要,而且建成后将会对海南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琼州海峡隧道前期工作十分紧迫,研究工作量巨大,技术复杂,难度大,所需的时间较长。在研究琼州海峡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基础上,对桥隧方案及隧道线位方案进行了初步比选分析,认为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宜隧不宜桥,并且Ⅱ线隧道线位方案较优,在对Ⅱ线线位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的比较后认为浅埋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的方案较优。由于公路隧道存在诸多技术难题,以及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都很高,因此,把铁路隧道方案作为首选方案是可行的

  • 马栋,谭忠盛
    2009, 11(7): 45-52.
    PDF

    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全长7 800 m,下穿海域3 950 m。有两条主隧道和一条服务隧道,在青岛端距离洞口2 000 m处设有进出海底隧道的匝道。主隧道海域段线间距约55 m,断面为椭圆形断面,隧道断面宽16 m,高12 m,隧道洞身主要位于微风化花岗岩、辉绿岩、安山岩中,纵断面采用“V”字坡,最大海水深42 m,隧道最小埋深不小于30 m。对钻爆法修建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和大型施工机械配套进行了探讨。

  • 洪开荣,杜闯东,王坤
    2009, 11(7): 53-58.
    PDF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为我国首座水下铁路隧道,也是我国第一条特长水下隧道,其设计速度达350 km/h,该隧道为广深港高速铁路的关键性工程。针对该隧道的工程地质环境和采用的盾构法施工技术,特别是该隧道在我国首次采用了盾构对接方法施工,介绍了该隧道修建的有关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 卓越,邹翀,闫自海
    2009, 11(7): 59-65.
    PDF

    结合包家山隧道的施工情况,利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两种方法,对设置变形缝和不设置变形缝两种工况下衬砌结构的受力、变形及安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认为:a. 无论设置变形缝与否,隧道纵向的安全性要求均能满足。b. 对于隧道结构的横向安全性,不设置变形缝时,Ⅴ级围岩端的安全系数增加,Ⅳ级围岩端的安全系数减小,此时需要进行配筋;设置变形缝时,Ⅳ级和Ⅴ级围岩处的拱顶安全系数均较小,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此时需要进行配筋。

  • 皇甫明,谭忠盛,王梦恕,王秀英
    2009, 11(7): 66-70.
    PDF

    基于复变函数保角变换的方法,在一定假设的前提下,推导了隧道周边为等水压、等水头及洞周为等水头(设注浆圈情况下)渗流量的解析解。运用所推导的渗流量计算公式,重点分析了渗流量与h/2r和渗流量与注浆圈厚度的关系。

  • 王秀英,谭忠盛,王梦恕
    2009, 11(7): 71-75.
    PDF

    阐述了海底隧道的防排水原则,以厦门海底隧道为例讨论了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的合理排放量,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层的防排水方案以及在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及需要研究的问题,提出的海底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杜朝伟,王秀英
    2009, 11(7): 76-80.
    PDF

    结合国内已建成的沉管隧道对沉管法施工干坞方案比选、管段及接头防水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对沉管法施工的关键技术如管段制作、管节浮运、沉放及水下对接和基础处理方法进行了归纳。

  • 郑爱元,谭忠盛,李治国
    2009, 11(7): 81-85.
    PDF

    基于相似理论与模拟试验,对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的主要参数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模拟试验的模型设计、试验流程、试验重点注意事项与试验技术要求,通过试验取得了所需的第一手数据,在对试验成果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灌砂施工的主要参数进行了验证分析,其成果可为后续沉管隧道的基础灌砂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 姚宣德,王梦恕
    2009, 11(7): 86-91.
    PDF

    结合地下工程的特点,建设性地提出了地下工程风险评估准则,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北京市城市地下道路系统规划设计的研究中。

  • 张德华,王梦恕
    2009, 11(7): 92-96.
    PDF

    DX桩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变截面新桩型。是在钻孔灌注桩的基础上,使用专用挤扩设备在桩底和桩身挤扩成为支盘状,然后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桩身、分承力盘和桩根共同承载的桩型。DX桩可较大幅度提高单桩承载力。试验表明单桩承载力比同等条件下的直孔灌注桩提高80 %以上。DX桩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层、强风化岩、残积土中挤扩承力盘,也可在卵砾石层的上层面挤扩成盘,更适宜在粘性土、粉土或砂土交互分层的地基中使用。DX桩的桩身直径可为400~2 000 mm,桩长可达60多米。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桩型,已在高层建筑、公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