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第1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 全选
  • 杜祥琬,黄其励,李俊峰,高虎
    2009, 11(8): 4-9.
    PDF

    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能源和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将越来越严重。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加速本地化清洁资源的开发是必然的选择。可再生能源是环境代价小、发展前景明确、争议较少的技术。我国已经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立法的方式,建立起强有力的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框架,并发布了指导产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的管理政策,确定大力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我国能源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

  • 张尧学,周悦芝
    2009, 11(8): 10-17.
    PDF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及应用的不断快速发展,计算模式从最初的以主机计算为主,发展到以桌面(PC)计算为主,再发展到现在的以网络计算为主,乃至普适计算。然而,迄今为止的计算模式还是遵循以单机或单机联合为基础的单机思维模式,因此,目前的计算模式还是一种以“资源共享”为主要特征的计算。在网络和普适计算的新时代,用户关心的主要是服务和服务共享,计算机也将从以“资源共享”为特征的计算过渡到以“服务共享”为特征的计算。笔者提出一种适应于“服务共享”的计算模式——透明计算,并对其概念、体系结构及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介绍。此外,还对透明计算的未来发展及影响进行展望。

  • 刘人怀,孙东川,孙凯
    2009, 11(8): 18-23.
    PDF

    探讨了管理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与基本问题,明确提出4条定义:a.管理活动是人类的第二类活动,它为第一类活动(作业活动)提供服务;b.组织的管理活动称为管理工作,这是组织中的一大类工作;c.组织委派某些人员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些人员就成为管理工作者;d.管理科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规律与做好管理工作的全部知识的总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鉴于管理与管理科学这两个术语的中英文含义差别比较大,造成中国学术界在管理科学研究中的歧义和混乱,笔者梳理出3点建议。

  • 陈军,史培军,王东华,赵勇,王静爱,刘连友,戴昌礼,曾文军
    2009, 11(8): 24-28.
    PDF

    《汶川地震灾害地图集》综合应用先进的地图与地理信息可视化方法,较为系统地描述与表达了汶川特大地震的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灾情评估等,反映了从灾害发生、灾后救援、到灾后重建的有关过程,为政府应对巨灾、相关科学研究、灾后恢复重建、公灾科普教育等提供了翔实的参考依据与文献资料。介绍了该地图集设计和编制的总体思路、内容结构、表示方法以及工程组织实施方法。

  • 胡文瑞
    2009, 11(8): 29-37.
    PDF

    中国低渗透油气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潜力。近20年来,在低渗透砂岩、海相碳酸盐岩、火山岩勘探方面取得了很大发现,形成了国际一流的开发配套技术,实现了低渗透油气藏的规模有效开发,低渗透油气产量持续上升,其在产量构成中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无论从近几年新增探明储量还是从剩余油气资源量看,低渗透油气都是今后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低渗透油气是中国未来油气工业的勘探开发主流,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张亦良,徐金泉,王羽辞
    2009, 11(8): 38-43.
    PDF

    针对石化特种设备中硫化氢(H2S)应力腐蚀问题现状,综合比较了国际权威机构NACE,EFC以及ISO发布的最新标准、规范,对H2S应力腐蚀的环境界定、试验方法、影响因素、应力腐蚀评价准则及对材料的要求等做了扼要的综述。同时对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测定方法、消除措施等进行了论述,列举了实际参与研究的发生应力腐蚀容器的实例及残余应力的影响。

  • 赵生伟,古仁红,初哲,李明
    2009, 11(8): 44-47.
    PDF

    设计了一种薄壁弹体,采用YOUNG方程预估该弹体侵彻混凝土靶板的侵彻深度,采用SAMPLL程序预估轴向过载。运用LS-DYNA软件分析弹体的侵彻过程,对材料力学性能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在Ø130 mm气炮上的一系列弹体侵彻钢筋混凝土靶实验,考核了弹体的结构强度和侵彻深度。结果表明:弹体在低速侵彻钢筋混凝土靶板时结构不会发生破坏,300 m/s速度下具备侵彻贯穿600 mm钢筋混凝土层的能力。

  • 谭新建,欧阳晓平,王群书
    2009, 11(8): 48-51.
    PDF

    理论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康普顿效应的散射吸收探测方法,该方法能实现高低能γ灵敏度比值达106~108,且对高能γ灵敏度较大,为10-21~10-16 C·cm2,其性能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目前使用的基于磁分析器与Cherenkov探测器的高能γ探测方法指标。

  • 赵学庆,薛全喜,郑国鑫,黄珂,肖伟伟,易爱平,刘晶儒
    2009, 11(8): 52-57.
    PDF

    在高功率准分子激光系统中,前端光束形态直接决定着系统输出的光束形态,并直接与靶物理需求密切相关。主要介绍了窄脉冲准分子激光前端光束形态控制的实验研究进展,基于散射法获得了满足系统要求的部分相干源, 直接利用三束激光脉冲堆积获得了平顶整形脉冲,并结合放大实验结果对上述实现方法进行了评价分析。

  • 任少强
    2009, 11(8): 58-63.
    PDF

    公路连拱隧道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发展而出现的一种隧道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优越性,尤其适用于用地受限、山区地形复杂、道路展线困难等情况。然而,连拱隧道相对于分离隧道,施工中必然存在对围岩的多次扰动,施工难度较大。在浅埋、围岩软弱、岩溶等复杂地质条件下,这类隧道在不同施工阶段围岩的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以沪蓉西高速公路恩施至利川段白果坝隧道为背景,结合现场施工,利用三维弹塑性分析程序MIDAS-GTS对白果坝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围岩力学性状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隧道开挖施工中围岩的应力变化规律,针对薄弱部位提出了具体措施。

  • 李骏
    2009, 11(8): 64-71.
    PDF

    我国正由汽车工业消费大国向汽车生产大国过渡,汽车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已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目前已基本形成汽车产品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及环境保护问题,以及正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压力,汽车产品的竞争要素也在不断转变,动力总成作为汽车产品的关键核心部件,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竞争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顾客需求的多样化,汽车动力总成产品新的竞争局面正在形成,由单纯的追求性能,发展成为目前面向节能、环保、安全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竞争,分析了中国汽车动力总成节能、环保的主要课题,阐述了目前汽车动力总成产品的主要技术,并剖析了一汽(FAW)的技术对策及产品战略。

  • 陈学勤,吴慧中,朱耀琴
    2009, 11(8): 72-78.
    PDF

    随着分布式仿真系统与Web服务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以及功能与资源分离的愈加明显,导致大量仿真资源暴露于网络中,传统、单一的访问控制模型已无法应对。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属性的针对功能和资源的双重访问控制模型,采用证书代理机制实现功能端单点登录,采用XACML实现资源端多属性的访问控制。详细描述了该模型的访问控制流程,目前已应用到虚拟采办系统中。通过对性能的分析和测试,证明了该双重访问控制模型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 刘爱军,周知进,卜英勇,龙迎春
    2009, 11(8): 79-82.
    PDF

    根据单波束超声波测距原理,向模拟海底钴结壳微地形的水池表面发射超声波,应用自适应滤波方法可以估计超声回波信号的时延,使最小均方误差(LMS)后的回波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方差达到最小值,此刻的延时量就是渡越时间t,从而求出探头与目标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将最小均方误差自适应时延法应用于海底微地形高程数据的测量,获得测距精度高,能够适用于海底微地形的探测。

  • 朱庄生,王庆,万德钧
    2009, 11(8): 83-87.
    PDF

    利用传统的基于节点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来表达真实世界中的道路网络,其存在的缺陷越来越突出,大大降低了导航系统的鲁棒性。为了消除这些缺陷,首次提出一个新的道路网络模型,即基于虚拟节点连接的道路网络模型,其虚拟节点是汇交路段的各个端点所围成的区域,具有真实道路路口的形状,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更能表达真实世界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所以它能更好地满足地图匹配理论要求。另外,该模型能很好的表达真实道路路口参数,所以它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和交通流模拟中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蒲传金,肖正学,张志呈,郝亚飞
    2009, 11(8): 88-92.
    PDF

    针对光面爆破和定向断裂控制爆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护壁爆破系列新技术,对其分类、护壁装置、护壁原理作了详细介绍。单孔模型试验和巷道掘进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有非常好的护壁效果。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边坡开挖和隧道掘进等工程的爆破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马景兰,王伟,万京生,张永丽
    2009, 11(8): 93-96.
    PDF

    低频振荡是影响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阐述了低频振荡产生的机理和分析方法,利用Hopf分歧理论,针对一个四阶模型的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了在临界点附近时可能出现的非线性奇异现象。研究表明:由于分歧的存在,导致系统稳定性在临界点附近出现奇异,从而影响了电力系统的稳定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