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第1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 全选
  • 王景全,程建生,李峰
    2010, 12(11): 4-9.
    PDF

    发展海上风电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应予高度重视,加大支持力度;发展海上风电面临严峻挑战,应予科学应对,切忌浮躁冒进。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坚持高起点上的理性、有序发展,坚持创新和特色结合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成本、效益、风险制约海上风电的发展,通过科技进步,风电核心技术掌握和规划建设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解决重大制约发展的因素,确保海上风电健康发展。针对我国海上风电又好又快发展,建设高质量、高效益的海上风电场,提出了若干建议。

  • 张超然,李靖,刘星
    2010, 12(11): 10-15.
    PDF

    三峡集团公司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近海风电场选址及风电机组运行、维护技术开发和近海风电机组施工、测试专用设备的研制等有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江苏近海和潮间带建设了多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验风机。通过研究测风、风资源评估、基础结构、运输吊装、运行维护等海上施工关键技术,以及推动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探索降低海上风电开发成本的措施。以海水淡化为切入点,开展风电的非并网应用研究,寻求解决风电消纳问题的新方法。

  • 何杰,赵鑫,杨家胜
    2010, 12(11): 16-19.
    PDF

     

    海上风电是新能源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正在积极开展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规划。对中国近海风电场规划与开发现状进行了介绍,总结了近海风电场规划的主要内容,分析了近海风电场在规划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

  • 陆忠民
    2010, 12(11): 20-24.
    PDF

    通过对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的选址、风电场升压方式、基础选型设计、桩基试验、基础施工、风机安装等技术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海上风电场选址原则、接入电网方式、具有防撞能力的高桩混凝土承台基础形式、风机基础结构分析方法、桩的承载力试验手段、高桩承台施工和风机整体吊装方案等,为海上风电场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 吴金城,张容焱,张秀芝
    2010, 12(11): 25-31.
    PDF

    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和使用寿命取决于运行中的疲劳载荷、极端载荷和设计所依据的标准。目前,设计风电机组依据的大都是以欧洲环境特征为背景的标准,不加考虑地在台风地区使用会增加风险或制造成本。只有充分认识台风的气候特征和对风电机组的破坏机理,综合考虑,才能设计制造既能抗台风又能确保项目经济可行的风电设备。

  • 王景全,陈政清
    2010, 12(11): 32-34.
    PDF

    2003年9月近海丘陵区风电场——汕尾红海湾风电场风机叶片被台风“杜鹃”吹坏。从破坏形式可以断定叶片曾发生大幅度扭转颤振而且与不利地形有关。从这一实例来看,同等强度台风情况下海上风机叶片受损的风险可能低于海岸风机,因为海面平坦,不具备风向局部变化条件。此次风灾也表明,保持风机处于停转顺桨,但可偏航的暂停状态是叶片防损的关键。

  • 秦顺全,张瑞霞,李军堂
    2010, 12(11): 35-39.
    PDF

    根据不同的水深及地质条件,结合已建成的海上风电场基础形式及施工方法,介绍和研究了重力式、单桩、群桩、设置沉箱、沉井及吸力式筒形基础等几种形式。对不同的基础形式,分别提出了自升式平台、浅吃水半潜驳、打桩船及整体浮运吊装等相应的基础施工方法。根据风机机组类型,对塔筒和风机的安装也做了介绍。

  • 翟钢军,李玉刚,康海贵
    2010, 12(11): 40-46.
    PDF

    针对海上风机基础设计中经常遇到复杂的方案优化选型问题,将多因素、多级模糊优选理论引入到基础的设计选型中。针对影响因素复杂、确定隶属函数主观因素较强的情况, 成功引入因素的优先关系法来确定优选矩阵的隶属度, 较好地解决了确定隶属函数的人为影响。通过此优选模型成功地将影响基础设计选型的13 种主要因素和4 种桩基基础设计形式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优选决策,得到了比较理想的决策结果, 为海上风机基础设计选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严根华,古华,陆忠民,林毅峰
    2010, 12(11): 47-52.
    PDF

    针对海上风力机塔柱支撑结构受到土基、海洋流体作用的复杂特点,开展多介质耦合条件下塔柱支撑结构动力特性研究。在考虑流固耦合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海床土基弹性条件对塔柱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最后得出了水流、土基与塔柱结构三合一综合动力特性分析结果,初步取得了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海上风电场塔架支撑结构的抗振设计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性参考依据。

  • 孙广喜,黄亚新
    2010, 12(11): 53-59.
    PDF

    对世界各国海上风电场的安装方法进行了归纳分类,分析风机海上分体安装法的工艺流程、装配基地设置的必要性和设置原则,归纳出8种典型的陆上组装方案及主要风机组件的装配工艺;提出一种海上风机潜水船坐底安装法:在潜水船上配置起重机构成风机潜水安装船,作业时潜水安装船潜入海底并坐落于海床,进行风机部件的吊装,该安装法适用于近海风电场建设;最后介绍了潜水船安装法在江苏响水近海风电场试验机组项目中的应用。

  • 李志刚,郑峰,肖斌
    2010, 12(11): 60-65.
    PDF

    根据海岸滩涂和浅水海域风电场建设及运行维护工程保障的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的工程保障方案,主要包括:适应于潮上带滩涂风电场的系列道路构筑方案、适应于潮间带滩涂风电场的承压浮箱及浮箱栈桥保障方案、适应于潮下带5 m以上水深风电场的浅吃水自升式海上风电场工程平台以及风电场运行维护期间的两栖进入方案,并对这些方案的适应性、可行性及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提出的系列工程保障方案针对潮上带、潮间带至潮下带不同滩涂区域对施工工程技术的不同要求,以系列技术保障措施分段保障,较好地解决了海岸滩涂及浅水海域风电场建设的工程保障问题

  • 段金辉,李峰,王景全,程建生
    2010, 12(11): 66-70.
    PDF

    阐述了海上风电场的分类,并对漂浮式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浮式基础作了详细的介绍。随着风电开发技术的成熟,风机容量大型化、垂直轴风机的应用及建立非并网风电多元化应用系统将是以后漂浮式风电场发展的趋势。

  • 葛珊珊,,张韧
    2010, 12(11): 71-77.
    PDF

    全面研究了我国灾害性天气状况,并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驱动因子以及变化趋势,进一步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的响应。随后分析了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气象和水文影响因素与潜在风险,特别强调了海上风电场应注意的防台风问题。

  • 顾为东
    2010, 12(11): 78-82.
    PDF

    针对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成本高、并网难、故障概率高的瓶颈,提出了一种海上大规模风电非并网多元化应用系统。该系统突破海上大规模风电并网的单一应用模式,通过必要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将大规模海上风电与高载能产业(如海水淡化、电解水制氢和电解铝等)直接耦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新系统,变海上风电场输电上岸为直接输产品上岸,不仅破解了大规模、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应用难题,而且大幅度节省海上风电场投资成本,提高了风电利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 徐晔,陈晓宁
    2010, 12(11): 83-88.
    PDF

    为了解决风力发电输出功率的不平稳性和电压的波动性,以解决并网的瓶颈问题,提出风氢互补发电系统,将风力发电输出“波谷”对应的可控出力作为风电场能保证恒定输出的功率,“波峰”至“波谷”之间对应的不可控的出力,采用“波峰”制氢进行“削峰”、“波谷”氢气发电进行“填谷”的方式进行平衡。并以如东风电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与计算,结果证明采用该风氢互补系统基本能保证发电输出平衡,是解决风电并网有效可行的途径。

  • 朱宜飞,陶铁铃
    2010, 12(11): 89-92.
    PDF

    分析了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的并网需求,比较了高压交流输电系统、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直流输电系统和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系统的技术特点,对系统损耗做了数值分析,从而得出各种输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 曹楚生
    2010, 12(11): 93-97.
    PDF

    蓄能运行即通过不同蓄能设施利用电网低谷剩余电能储存转换,变成和再生能源一样,可周而复始更新使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机制。蓄能设施涵盖抽水蓄能和其他蓄电、蓄能装置。当今水电发展受限于水能资源,在原电力开发基础上再考虑蓄能运行后可使之步入新的境界,有利于风电等新能源和整个电网的可持续发展。

  • 何晓晖,王景全,孙宏才,李峰
    2010, 12(11): 98-104.
    PDF

    采用刚性模块刚性连接器(RMRC)模型对模块化海上平台连接器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在该模型中,将由模块拼装而成的海上平台看成一个整体结构,而连接器的载荷简化为结构相应剖面的载荷。基于三维势流理论,通过引入“高频低速”的假设,推导了低航速浮体在波浪中运动及载荷响应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计算了2种海况、4种结构尺寸、7种浪向角下结构连接器的载荷响应,得到了连接器动力响应与海况、结构尺寸及浪向角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模块化海上平台连接器的设计及使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黄耀怡,张志华,景海州,代宇
    2010, 12(11): 105-112.
    PDF

    简要介绍国内外风力发电建设的形势和我国对风电建设的最新发展规划,详细介绍基于上述形势而提出的QLY2150型风电安装专用轮胎式动臂吊机研制项目的总体方案、关键技术、创新点和实施细则。最后介绍样机投入风电场实际使用的情况,指出该新型吊机相对于通用轮胎式、汽车式和履带式吊机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