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1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 全选
  • 朱石坚
    2015, 17(5): 4-9.
    PDF

    针对新形势下舰船使命任务拓展和装备技术水平提高对舰船等级修理提出的新要求,开展了舰船等级修理模式改革研究,提出了舰船等级修理由“定期修理”为主向“定期修理与视情修理相结合”转变的总体思路,研究了合理确定舰船等级修理类别、修理时机、工程范围和在修时间等关键问题,探讨了与之配套的舰船水下清洗机制、主要设备整机“先换后修”机制、依据状态监测确定装备修理需求机制,并在具有代表性的舰船上开展了相关试点。实践表明,通过变革舰船等级修理模式,可提高舰船理论在航率约5 %,效益十分明显。

  • 黎放,狄鹏,胡斌,徐一帆
    2015, 17(5): 10-13.
    PDF

    随着舰船装备复杂程度和保障难度的大幅提升,为确保列装的舰船装备“好保障”,进一步推进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化的相关工作意义重大。研究了综合保障工程化的内涵,总结归纳了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化的主要工作和有效实施的办法,分析了当前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综合保障工作的建议。

  • 黄佳典,李彦强,董理
    2015, 17(5): 14-19.
    PDF

    通过基准比较分析法、相似产品类比和德尔菲法、模型估算法和统计推断法4种方法对舰船装备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指标量化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数据验证,提出了舰船装备顶层参数指标、单项指标和“三性”指标量化的原则。

  • 张磊,王平,李军
    2015, 17(5): 20-24.
    PDF

    阐述了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简称RMTSS)工作在舰船总体设计的论证、方案设计、深化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建造交付及使用等各阶段的工作项目及成果,并分别对各工作项目的要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在RMTSS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邵松世,李庆民,李 华
    2015, 17(5): 25-30.
    PDF

    针对以往系统可靠性优化研究中,系统费用仅包括研制成本,未考虑系统在列装期间运行费用的问题,应用一种基于寿命周期内备件需求估计的备件费用简易计算方法,对两种非线性可靠性-价格函数情况,以系统组成单元不可修、寿命分布服从指数规律为例,开展了以系统价格和备件费用之和最小为目标的可靠性分配优化研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得到的优化方案更加合理,能避免单纯追求系统价格最低、却在装备使用阶段付出高昂费用的过度优化结果,能有效降低系统在全寿命期间的运行成本。

  • 张辉睿
    2015, 17(5): 31-37.
    PDF

    传统的可靠性验证试验由于一般在使用条件下进行,且只利用失效数据进行判定,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费用。这对于高可靠长寿命船舶设备可靠性指标的验证是不可接受的。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风险分析的可靠性指标加速验证方法,该方法利用退化数据进行分析,在试验风险可接受的条件下提前截止试验,得出验证结果。同时,利用高环境应力可以加速退化过程,进一步减少试验时间。本文具体给出了分析和计算提前截止试验和利用高应力进行试验产生的额外风险的方法,保证了验证结果的真实可靠。最后利用案例证实了该方法在减少验证试验时间上的有效性。

  • 张文俊,王 苇,徐 巍,王 辉
    2015, 17(5): 38-43.
    PDF

    为解决舰船装备普遍存在的维修技术资料深度不够,以及预防性维修大纲与保障资源配置无依据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相似装备成功经验,提出了舰船装备规划维修流程与技术要求,给出了实施管理措施,并结合某型号工程实际进行了验证。

  • 祝 泓,张 平
    2015, 17(5): 44-50.
    PDF

    本文在分析国外综合保障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舰船的保障系统顶层设计方案,给出了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将综合保障系统划分为保障资源系统、装备综合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装备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系统三个分系统,并对各分系统的系统功能和组成进行了阐述,为舰船装备开展综合保障系统集成和管理提供了参考。

  • 罗忠,朱晓军,张志华
    2015, 17(5): 51-57.
    PDF

    针对舰船装备保障系统规划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基于装备保障工程实践,研究提出了舰船装备保障系统规划模型,将规划要素分解为保障需求、能力建设和组织实施三个方面,并建立了核心问题的分层结构与映射关系。构建了舰船装备技术保障任务框架体系,设计了舰船寿命期修理结构论证模型,探索了舰船装备维修设计方法,突破了舰船装备保障系统规划的关键技术。该规划模型能够为研制阶段同步开展舰船装备保障系统配套建设,有序推进技术保障工作,加快形成保障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 李竹影,曹文康,刘冶,张晓东
    2015, 17(5): 58-62.
    PDF

    研究了用于舰船管系异种金属绝缘的石棉橡胶纤维垫片和环氧垫片在海水、碱溶液(10 % NaOH溶液)、酸溶液(10 % H2SO4溶液)和重油中浸泡后,其体电阻率和面电阻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石棉橡胶纤维垫片在酸、碱溶液中浸泡两个月后,其湿态电阻降低到102欧姆(或欧姆?厘米)量级,在海水中的电绝缘有效期约为4个月,环氧垫片的湿态电阻可保持为104~6欧姆(或欧姆?厘米)量级,环氧材料组成的垫片其绝缘性能远好于石棉橡胶纤维垫片的绝缘性能。

  • 杨青松,雷渡民
    2015, 17(5): 63-70.
    PDF

    根据舰船重点部位的腐蚀环境、特点和机理,对比分析了常用监测技术原理、方法和局限性,确定联合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研制出了集“测量、采集和存储”于一体的舰船腐蚀监测系统,其数据采集频率可高达10 Hz、电位测量范围为-4 000~4 000 mV,精度达到1 mV。

  • 张怀强,蒋铁军,王 孟
    2015, 17(5): 71-75.
    PDF

    通过物价变化对舰船修理成本的影响分析,确定了舰船装备修理成本与物价变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关系。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与不同型号舰船大修费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研究物价变化对舰船装备修理成本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狄克-富勒检验(ADF)方法检验样本数据的稳定均衡关系。研究表明舰船装备修理成本与物价指数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是长期稳定的均衡,但物价变化对舰船装备修理成本的影响存在着滞后性。

  • 俞翔,杜刚,何其伟
    2015, 17(5): 76-82.
    PDF

    武器装备完好性评价对于装备的精细化、科学化使用管理和维修保障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的评价方法在时效性、精确性以及任务匹配度等方面都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设备技术状态的装备完好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型驱逐舰的完好性模拟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装备完好性评价方法和机制的对策建议。

  • 陈志敏,阳斌
    2015, 17(5): 83-89.
    PDF

    针对舰船基地级修理文件编制规律与技术特点,提出了成系统、科学的基地级修理文件编制六维度管理方法。在分析舰船装备基地级修理文件国外编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修理文件编制难度大、内容多、涉及外协单位多、质量和进度管理难度大的特点,梳理出基地级修理文件体系,提出了从要求、样例、维修分析、知识库、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六个维度对修理文件编制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管理的创新方法,从工程可操作性上对修理文件的编制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其研究成果对落实舰船装备基地级修理文件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覃海波,金家善,陈砚桥
    2015, 17(5): 90-95.
    PDF

    在简要介绍相依网络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应用方法及成果的基础上,以修理专业网络、修理环节网络、管理层次网络等,解释了船舶等级修理的多网络特点,分别以修理网络、器材采购网络、装卸搬运网络和技术指导网络为基准网络,分析了与其他网络之间的相依性,并以算例验证了研究的必要性及方法的可行性。本文为运用相依网络理论分析查找船舶等级修理工期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供了方法支撑,对于提高船舶等级修理的工时强度,确保等级修理计划按期完成等,具有重要意义。

  • 赵存生,何其伟,朱石坚
    2015, 17(5): 96-100.
    PDF

    核心保障能力对于舰船装备保障来说,是一个崭新却又至关重要的概念。分析了基于核心保障能力的舰船装备军民融合保障的必要性,开展了基于核心保障能力的舰船装备保障内涵研究,提出了基于核心保障能力的舰船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最后从顶层规划、体制机制、法规制度、保障力量等方面探讨了基于核心保障能力的舰船装备保障体系的建设途径。

  • 钱超,朱晓军,张志华
    2015, 17(5): 101-105.
    PDF

    本文针对舰船装备保障能力现状与建设需求,开展了舰船装备军民融合保障能力建设研究,提出了构建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明确了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从保障模式、保障机制、配套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加强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途径,对于促进舰船装备军民融合保障深度发展,形成军方装备保障核心能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阮旻智,刘任洋
    2015, 17(5): 106-112.
    PDF

    在多级维修供应体系下,采用备件横向转运补给策略能有效提高装备保障效率,针对该问题,依据生灭过程和METRIC理论,建立了多等级多层级装备备件的库存协调转运模型,并采用一种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以装备可用度为约束,备件购置费用最低为目标,利用边际算法对库存方案进行优化。通过实例,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仿真方法得到了验证,并与非转运条件下的优化方案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转运模型在提高装备保障效能方面明显优于非转运模型。

  • 陈 童,黎 放,狄 鹏
    2015, 17(5): 113-119.
    PDF

    本文以两级可修备件库存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马尔可夫到达过程(MAP)描述备件需求规律,考虑有限维修设施的情况,假设故障件维修时间、备件运输时间以及采购时间均服从phase-type(PH)分布,建立了一种描述能力更强、解析计算性更好的(S-1,S)库存优化模型,并推导出系统缺货量分布函数;然后通过算例演示了模型的优化效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 安 迪,王亭杰,金 涌
    2015, 17(5): 120-125.
    PDF

    我国化肥利用率低,面源污染严重,同时农业耗水量大,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本文提出一种以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为核心的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方式。通过滴灌技术可以实现养分和水对作物的定量供应,提高化肥利用率并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和作物产量;将过滤后的沼肥沼液与滴灌相结合,可将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工业上排放的CO2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可通入附近的温室大棚,为作物提供碳源;应用和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能够拉动聚氯乙烯(PVC)的需求,消化部分PVC的过剩产能,进而拉动氯碱行业。通过滴灌设备租赁、废旧设备回收环节,完善整个产业链条,统筹协调工业农业平衡发展。

  • 陆钟武,蔡九菊,杜 涛,岳 强,高成康,王鹤鸣
    2015, 17(5): 126-132.
    PDF

    强调了对钢铁行业能耗、物耗和排放进行深入、透彻研究的重要性,说明了本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构思了一张钢铁行业宏观调控网络图,推导了一组多比值计算式;它们都是进行精准、有效的宏观调控所必备的理论工具。回顾过去,确定了我国钢铁行业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的主要原因;展望未来,提出了今后调控工作的原则、方向和长远目标。本文初次阐明了钢铁行业宏观调控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