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第1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4-06-28
    

  • 全选
  • 汤中立,焦建刚,闫海卿
    2015, 17(2): 4-18.
    PDF

    小岩体成(大)矿思想于1979年从大量找矿实践中提出,经历了长期的理论研究和指导找矿实践,新发现了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由此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本文通过总结小岩体成(大)矿的概念、内涵、范畴,提出小岩体成大矿优越的成矿禀赋集中体现在“小、广、大、高、浅(潜)”的五字特征。将小岩体成(大)矿思想提升到小岩体成(大)矿的理论。通过大量的矿床成因研究后,提出了两类小岩体成(大)矿的成矿模式、成矿机制、成矿类型,其中镁铁质岩浆成矿表现为深部熔离(预富集)-脉动式贯入-终端岩浆房(尾部)聚集成矿,中酸性岩浆成矿表现为岩体头部成矿(气,液,矿质,流体头部成矿)与岩体前峰及外侧空间成矿。

  • 钱壮志,段俊,冯延清,徐刚,张江江
    2015, 17(2): 19-28.
    PDF

    本文基于中国铜镍(铂族)岩浆硫化物矿床区域分布和找矿新进展及新的研究资料,对中国该类矿床的主要成矿构造背景进行总结研究,归纳出大火成岩省、克拉通边缘裂谷或陆内拉张环境、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4类重要成矿构造背景,与世界上该类矿床成矿构造背景比照,中国尚缺绿岩带、蛇绿岩带等构造背景的矿床实例。另外,中国的造山带碰撞后伸展环境大规模成矿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由此,今后找矿勘查部署上应充分考虑上述4类成矿构造背景中的小岩体。

  • 李文渊,张照伟,陈博
    2015, 17(2): 29-34.
    PDF

    汤中立院士提出的“小岩体成大矿”理论,是基于对与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长期调查研究得出的概括性成矿认识总结。一经提出即得到了国内外勘查界的普遍响应,大量的矿床勘查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浅成的较小体积的侵入岩却往往形成了较大规模金属储量的矿床。本文主要通过对西北地区与镁铁-超镁铁岩有关的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的研究,对“小岩体成大矿”的成因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幔源岩浆深部熔离-贯入作用,是形成小岩体成大矿的主要机理。国外提出的“岩浆通道”说,可以导致成矿的局部富集,与小岩体成大矿的机理认识是一致的。通过对西北地区大量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找矿事实的总结,进一步丰富了“小岩体成大矿”科学内涵,对指导找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朱训
    2015, 17(2): 35-39.
    PDF

    “就矿找矿”是矿产勘查的一种重要指导思想和找矿方法,它是根据已知找矿线索而开展的一种找矿工作,“就矿找矿”相对于新区找矿而言,主要从找矿的空间布局,店面之别,未知区域与已知矿床之间区别之论述,分析“就矿找矿”理论的发展,提出找矿方法,进而推动“就矿找矿”理论在找矿工作中的实践路线。

  • 张铭杰,汤庆艳,李文渊、余明、胡沛青、李建平
    2015, 17(2): 40-49.
    PDF

    超大型岩浆镍、铂族元素(PGE)硫化物矿床控制了Ni-PGE的资源量,本文根据地幔岩浆事件中Ni、Cu和PGE等在部分熔融、岩浆结晶和硫化物熔离过程的行为,讨论了岩浆Ni-Cu-PGE硫化物矿床的成矿岩浆类型与规模、成矿金属元素聚集的方式、岩浆演化过程中硫饱和度与硫化物液相不混溶的控制因素,探讨了流体对成矿金属的运移聚集作用等。认为地幔大规模的高度部分熔融(即要求高Mg岩浆)促使地幔硫化物及橄榄石中巨量的Ni和PGE进入岩浆,硫化物熔离富集成矿金属形成大型层状(或通道)岩体赋存的超大型Ni-Cu-PGE硫化物矿床;地幔超临界流体可能大范围内搬运聚集大量Ni-PGE金属元素,对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可能有重要贡献,是小规模岩浆(小岩体)成矿的可能机制。

  • 王子玺,凌锦兰,宋艳芳
    2015, 17(2): 50-58.
    PDF

    长英质岩体常赋含Cu、Mo、W、Sn、Nb、Ta而形成稀有及有色金属矿床,大多数富矿岩体都属于小岩体(面积<10 km2)。赋含铜钼矿的岩体中岩浆的SiO2、K2O、K2O/Na2O高有利于富集Mo;Al2O3、Fe2O3T、MgO、CaO含量高有利于富集Cu。赋含钨锡矿的岩体中岩浆的SiO2、K2O高有利于富集W;Al2O3、Fe2O3T、MgO、CaO含量高有利于富集Sn。赋含铌钽的岩体中岩浆中高Fe2O3T、低P2O5、富碱、高TiO2有利于Nb的富集。含Cu矿岩体基本都属I型花岗岩,而含Mo矿岩体属由I型到S型的过渡类型;赋含钨锡矿的岩体基本属于S型花岗岩;而赋含铌钽矿的长英质岩体成因类型复杂,I型、S型、A型花岗岩均有。

  • 闫海卿,刘巧峰,汤中立、范模春、王强、任建梅、范超峰
    2015, 17(2): 59-72.
    PDF

    在金川矿集区大陆科学钻探岩芯中采集到1 000 m以下的样品,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变玄武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右倾型模式,微量元素显示Rb、Ba、La、Ce、Nd、 Sm相对富集,Nb、Ta、Sr、Zr、Hf亏损。Nb/Yb比值高,Th/Ta=1.7~5.63,Ta/Hf=0.10~0.21,具有大陆裂谷初期的玄武岩特征。由此推断,古元古代龙首山地块为一个正处于初期裂解的大陆块。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显示,龙首山地块白家嘴子组至少经历了三期强烈的构造岩浆变质事件,主峰期分别为2.1 Ga、1.9 Ga和 1.85 Ga。对比龙首山地块与华北板块、杨子板块、塔里木板块和西域板块的地层结构与构造演化特征,龙首山地块与西域板块有诸多相似性,今后的找矿方向应着眼于整个西域板块。

  • 刘美玉,苏尚国,宋晨,蔡楠
    2015, 17(2): 73-84.
    PDF

    综合运用地球化学手段,研究了金川铜镍(铂)硫化物矿床铂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定量化结构分析,探讨了岩浆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作用过程,讨论了金川镁铁-超镁铁质岩浆的演化历程。研究发现,铂族元素在矿体中的空间分布呈一定规律变化。整体说来,自西向东,Pd/Ir-Ni/Cu在各矿体间呈递减趋势,分析认为造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矿石的形成经历了单硫化物固溶体(MSS)的分离结晶作用。通过岩石定量化结构分析发现,1号矿体较24号矿体岩石结构成熟度更高,分析认为1号矿体侵位时间早,后期结构调整更为充分。综合地球化学和岩浆动力学方面的信息,最终得出了金川岩浆通道系统在空间上表现为沿矿体走向自北西向南东前进的结论。

  • 代俊峰,宫磊,樊立飞,王勇,赵斌斌
    2015, 17(2): 85-96.
    PDF

    对喀拉通克和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主、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合构造环境和岩石系列对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进行了研究。喀拉通克岩体的主量元素特征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出大陆地壳的特征;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Sr、Nd同位素值指示岩浆源区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金川岩体的主量元素特征属于拉斑玄武岩和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岩石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显示地壳物质混染或者源区洋壳俯冲物质的残留;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Sr、Nd同位素值指示岩浆源于富集地幔。运用三维地质建模的手段,对矿床的岩浆通道和深部边部成矿潜力进行了预测,以期对后期的找矿有所帮助。

  • 闫海卿,陈元,范模春、任建梅、姜珊、吕金梁、赵世翔、范超峰
    2015, 17(2): 97-105.
    PDF

    内蒙拐子湖一带发现一批中小型Au、Cu矿床(点),空间上与小型花岗岩株(枝)相伴而生。本文利用岩石地球化学方法结合野外宏观岩石学研究,揭示岩浆源区性质与成矿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拐子湖花岗岩属高钾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相对富集((La/Yb)N=3.78~20.13)。微量元素ORG标准化显示,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Sr、P等高场强元素(HFSE)。Sr((35.82~364.45)×10-6,Yb(0.79~2.51)×10-6属于低Sr、低Yb型花岗岩,岩浆源区为下地壳火山岩(玄武岩),岩浆形成于碰撞造山-地壳增厚过程诱发的下地壳局部熔融。一系列证据表明,恩格尔乌苏蛇绿岩带所代表的中亚造山带东部古亚洲洋的消失闭合发生在早二叠世末。

  • 刘欢,焦建刚,张国鹏、高栋、邵乐奇
    2015, 17(2): 106-112.
    PDF

    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主要赋存在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中,赋矿岩体规模一般较小,矿体主要赋存在岩体的下盘,形成了很多小岩体大矿床的现象。世界上镁铁-超镁铁质岩体很多,如何判定岩体深部是否具有成矿潜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以东天山地区为例,对比剖析了成矿与不成矿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试图从理论上判别岩体的成矿潜力。提出成矿的超镁铁质岩体一般具有明显右倾的稀土配分曲线,岩体属于多期岩浆侵入形成,岩石中含一定量的斜方辉石,造岩矿物颗粒大小具有明显变化等找矿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