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列表 期刊订阅 开放获取 关于我们
English
最新录用  |  在线预览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学科浏览  |  专题文章  |  热点文章  |  下载排行

ISSN 1009-1742 (Print)
ISSN 2096-0034 (Online)
CN 11-4421/G3
Formerly Known as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期刊介绍
    » 出版范围
    » 简介
    » 编委会
    » 数据库收录
    »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
    » 作者指南
    » 模板下载
    » 作者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 审稿指南
    » 在线审稿
    » 推荐审稿人
    » 致谢
  新闻公告 更多  
  • 2021年, 第23卷 第6期 出版日期:2022-01-17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Orginal Article
    我国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舒印彪, 张丽英, 张运洲, 王耀华, 鲁刚, 元博, 夏鹏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14.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1
    摘要   PDF (1253KB)

    电力低碳转型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全局性意义。本文在电力碳预算评估的基础上构建深度低碳、零碳、负碳3类电力转型情景,研判电力需求等关键边界条件,构建路径规划优化模型;采用GESP-V软件包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不同情景下包含电源结构、电力碳排放、电力供应成本在内的电力低碳转型路径;探讨并剖析煤电发展定位、新能源发展利用、清洁能源多元化供应、电力平衡等实现电力系统低碳转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稳妥规划转型节奏,保障电力供应安全;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统筹电力全链条技术与产业布局;优化完善利益平衡统筹兼顾的市场机制,加快建设绿色金融政策保障体系。通过政策、技术、机制协同,推动中长期我国电力低碳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李晓易, 谭晓雨, 吴睿, 徐洪磊, 钟志华, 李悦, 郑超蕙, 王人洁, 乔英俊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5-2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8
    摘要   PDF (824KB)

    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是国家重大战略,相应目标的提出对仍在快速发展的交通运输领域带来了严峻压力与挑战,推动交通运输尽快实现碳达峰是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与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系统分析了交通运输领域绿色发展和碳排放现状,识别出为进一步实现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而面临的重大挑战;论证提出了“分类施策、远近结合、先易后难、控增量调存量、积极稳妥推进、梯次有序达峰”的总体思路,针对2060年前的主要阶段提出了交通运输领域低碳发展的总体路径。结合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从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运输装备能效、推广应用低碳运输装备、提高运输组织效率、鼓励绿色出行等方面着手,详细分析并总结了推动交通碳达峰、碳中和的举措建议,以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启示
    郭士伊, 刘文强, 赵卫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22-32.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0
    摘要   PDF (836KB)

    研究发达国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以主要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剖析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变化特征,据此获得调整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的经验启示。自1965年以来,通过产业转移、科技创新、服务业升级,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脱钩型”产业结构,即支撑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产业结构,但同时出现了“制造业空心化”的新问题。针对我国产业结构所处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等现实国情,研究建议积极培育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挥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潜力;坚决防止“制造业空心化”,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前提下统筹协调国内外产业转移,以此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并促进新发展格局形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达峰、碳中和约束下我国天然气发展策略研究
    刘合, 梁坤, 张国生, 李志欣, 丁麟, 苏健, 朱世佳, 葛苏, 刘婧瑶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33-42.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5
    摘要   PDF (761KB)

    天然气是一种稳定、灵活的低碳化石能源,在供应端和消费端具有比较优势,可作为过渡能源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以及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基础保障。当前,我国能源转型发展路径有多种方案设计,对天然气的发展前景也有着认识方面的显著差异。本文在科学分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两个阶段发展关系,面临挑战和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我国天然气的发展机遇,分析了在发电、交通运输、城市燃气、工业等重点领域的天然气比较优势;从终端价格、基础设施、价格机制、发展速度等方面总结了制约天然气发展的相关因素,针对性提出了我国天然气的发展目标。研究建议,强化顶层统筹引领,明确天然气发展定位与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天然气消费的跨越发展;合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确保天然气充足可靠供应;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供应安全保障效率和水平;强化土地、财税、价格等政策和机制建设,促进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战略研究
    蔡美峰, 多吉, 陈湘生, 毛景文, 唐春安, 刘志强, 纪洪广, 任奋华, 郭奇峰, 李鹏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43-5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6
    摘要   PDF (704KB)

    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是实现深部采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为深部高温岩层地热开采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本文分析了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的重要价值,梳理了国内外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总结了我国在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方面的基础研究进展;在剖析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共采面临的技术与管理挑战的基础上,论证形成了实施综合开发利用亟需的技术体系构成,涉及深部矿产资源与深部地热开发利用调查及前景研判、高温坚硬岩层地下巷道与硐室掘进及建造、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系统和地热开发系统“共建–共存–共用”的关键理论与技术体系、深部高温岩层地热能交换和输送理论与技术。研究提出了地质勘查、科技创新、扶持政策、顶层规划与科研示范基地等方面的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矿业和地热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温差能与低温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付强, 王国荣, 周守为, 钟林, 张理, 余兴勇, 杨浦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52-60.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7
    摘要   PDF (2286KB)

    我国海洋温差能资源量巨大,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和南海海域,是区域能源结构优化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有效支撑,也是未来我国南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诸多岛屿能源补给保障的重要途径;目前海洋温差能发电( OTEC)技术和装备尚处于实验阶段,兆瓦级试验电站建设成本巨大,整体技术成熟度不及商业级利用规模,亟待发展突破。本文总结了国内外OTEC及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技术装备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南海温差能资源开发困境、广东省液化天然气( LNG)冷能资源浪费等情况,提出了以LNG气化的低温海水替代深层海水进行温差能发电的新途径。建议以珠海LNG气化站为例,探索LNG冷能回收–温差能发电、低温冷海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发展模式;通过初步概算示范基地的投资与收益,完成了相应模式的经济与技术可行性论证。相关发展模式建议、应用案例论证过程,可为我国温差能与低温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技术借鉴和应用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研究
    舒印彪, 陈国平, 贺静波, 张放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61-6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3
    摘要   PDF (590KB)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既是我国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途径。本文分析了电力系统转型带来的变化、问题及挑战,阐述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内涵、构建原则与思路;根据电力系统发展的技术特征、新能源接入规模,合理划分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并针对性提出各阶段的发展建议。研究认为,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电能供给主体,可满足不断增长的清洁用电需求,兼具高度的安全性、开放性、适应性;相关系统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应遵循电力系统的技术演进规律与特征,充分利用成熟技术、存量系统并深入挖掘潜力,同步着力研发新兴技术,积极稳妥并循序渐进实施重大转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研究
    张贤, 李阳, 马乔, 刘玲娜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70-80.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4
    摘要   PDF (3453KB)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CCUS)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选择。为了系统梳理技术发展现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对我国CCUS技术水平、示范进展、成本效益、潜力需求等进行了全面评估。我国CCUS技术发展迅速,与国际整体发展水平相当,目前处于工业化示范阶段,但部分关键技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工业示范方面,我国具备了大规模捕集利用与封存的工程能力,但在项目规模、技术集成、海底封存、工业应用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在减排潜力与需求方面,我国理论封存容量和行业减排需求极大,考虑源汇匹配之后不同地区陆上封存潜力差异较大。在成本效益方面,尽管当前CCUS技术成本较高,但未来可有效降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整体减排成本。为此建议,加快构建CCUS技术体系,推进全链条集成示范,加快管网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达峰目标下我国节能潜力分析及对策
    黄海霞, 程帆, 苏义脑, 姚良忠, 胡健祖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81-9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09
    摘要   PDF (6704KB)

    当前,我国是全球主要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国家,推行节能战略将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能源消费的现状和特点,研判了我国能源消费的发展趋势,阐述了节能措施对能源发展路径的关键作用,以此厘清我国的节能潜力;基于投入产出法,建立了包括高耗能工业、交通业、建筑业在内的节能潜力评估模型,估算了现有政策场景、强化节能措施场景下我国总体能源消费量和节能潜力情况。在节能场景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有效减少,可助力碳排放提前达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更新,加快能源结构转型,突破革命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推广普及节能技术及工艺,降低高耗能产品需求,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和节能生活方式,是落实节能增效的关键措施。研究建议,持续推动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促进高耗能、低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低碳节能技术宣传,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健全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渐进式城市更新与无废化建设;强化节能教育并提升节能意识,充分发挥节能增效对碳减排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国建筑物遥感监测与分布式光伏建设潜力分析
    王光辉, 唐新明, 张涛, 戴海伦, 彭瑶瑶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92-100.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7
    摘要   PDF (8045KB)

    作为典型的清洁能源类型之一,分布式光伏具有投资小、建设快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能源短缺的农村地区和负荷密度高的工业区用电问题。建筑物屋顶是分布式光伏设施建设的重要载体,建筑物的数量直接关系着分布式光伏的建设潜力,因而监测和分析全国建筑的空间分布对分布式光伏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2 m分辨率国产高分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取了全国范围的建筑区,典型区域建筑占比系数表征全国不同区域的建筑屋顶面积;分析全国建筑屋顶的空间特征,研究分布式光伏的建设潜力分布格局,结合人口空间分布提出了分布式光伏的建设路径建议。研究表明,遥感提取建筑物技术精度达到81.63%,能够满足后续分析的数据需求;全国约1.4×104 km2的建筑屋顶有潜力建设分布式光伏。按照分布式光伏就地建设、就地使用原则,各省份可分为四个梯队,从东部人口稠密且分布式光伏建设潜力大的区域开始建设,分级分步推进全国的分布式光伏建设实施;建立基于卫星遥感的全国分布式光伏建设动态监测机制,为分布式光伏建设规划路径的动态更新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碳中和政策机制及社会共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杨雷, 毕云青, 郑平, 金之钧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01-107.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1
    摘要   PDF (492KB)

    现阶段,大部分发达国家碳排放已达峰且进入排放快速下降时期,纷纷出台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力争在实现碳中和的同时占据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本文旨在梳理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推进碳中和过程中的政策机制及促进社会共识方面的相关措施,为我国提供发展借鉴。梳理不同发达国家的经验并比较分析了其可取之处,总结了发达国家碳中和政策机制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据此形成我国碳中和路径的发展建议。国际经验表明,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措并举、有序推进,在减少转型成本的同时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碳中和愿景的实现需要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并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碳中和不仅是能源和经济的转型,也将对个人的生活方式带来改变,因而普遍的社会共识是成功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保障。研究建议,做好顶层设计和分阶段的碳减排行动计划,加快和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加强社会动员以凝聚公众的全面共识,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长期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战略规划研究
    王迎军, 曾志敏, 张龙鹏, 胡燕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08-11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2
    摘要   PDF (540KB)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与全球影响力,支撑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湾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评估和国家定位研判,在“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框架下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面向2050年,粤港澳大湾区可分“四步走”全面加速建成开放、融合、可持续的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以科技创新发展一体化来有序推动建设“无边界”的大湾区。研究提出了重点任务建议: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海内外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建立多元化的科创投入协同机制、探索创新与产业要素流动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思考
    白光祖, 彭现科, 王宝, 曹晓阳, 徐冰鑫, 孙思源, 王强, 夏佳文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20-127.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9
    摘要   PDF (449KB)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战略支撑、前瞻引领、源头供给、原始驱动作用。本文在深刻认识面向经济主战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聚焦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总体思路,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打造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决定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主导力量。从做强战略科技力量主体、构建产业科技创新网络、发挥战略支撑作用3个方面着手,系统阐述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路径与具体举措。从分类施策支持产业创新、培养产业科技人才梯队、优化产业创新体系文化、强化金融资本市场支持、打造专业科技服务体系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一代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赵文波, 李帅, 李博, 卫征, 侯宇葵, 申志强, 闫伟, 于龙江, 龚燃, 陈虎, 戚发轫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28-138.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20
    摘要   PDF (6042KB)

    通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我国基本建立了陆地、海洋、大气三大系列遥感卫星系统,但也存在重卫星工程、轻数据应用、数据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照未来对地观测高质量、高效益、高效率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效能分析的理念和方法开展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发展战略研究。在研判对地观测卫星系统的国际发展态势、总结我国领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体系效能型对地观测体系的建设需求,剖析我国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据此提出了以“体系效能”为特征的新一代对地观测体系发展目标、体系构成、重点任务。研究认为,为实现我国遥感卫星应用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的现代化,由业务服务型向体系效能型的跨越转变,应基于顶层设计指引,以“高分天目计划”重大项目为抓手,构建天地一体化的感知骨干网、管控数传工具网,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强国家型谱化数据源、各类定量应用库、云产业生态平台,以此由卫星工程向卫星应用工程转型升级,构建内涵完整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应急支撑体系建设
    李明穗, 王卓然, 武乐, 蒋慧莉, 杨俊涛, 刘德培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39-14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3
    摘要   PDF (660KB)

    科技应急支撑体系在我国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围绕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技应急支撑体系建设,从科研基地平台布局、大数据技术应用、公共卫生科技投入、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发展现状的系统梳理。通过与医学科技前沿的发达国家比较,深入分析我国科技应急支撑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针对基础研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建议强化高校、医疗机构和科技企业的协同作用,提升我国基础医学研究能力、原创性医药产品和诊断试剂的研发能力。针对我国基地平台设施不足问题,建议强化国家生物资源样本中心建设,建立具有自我支撑能力的数据信息共享平台。针对公共卫生科技投入不足、人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建议发挥国家医学科学院的引领作用,提升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水平,完善人才评价、储备、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标准数字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刘曦泽, 王益谊, 杜晓燕, 李佳, 车迪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47-154.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4
    摘要   PDF (712KB)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标准数字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数字技术变革、国际间战略博弈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国家质量基础设施( NQI)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内容,对数字中国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标准数字化的需求,各标准化组织与主要国家的研究与实践情况,从表现形态、研制模式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标准数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趋势对我国未来标准数字化工作提出了发展建议:成立标准数字化转型工作机构以完善工作机制;开展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以奠定科技基础;扩大试点范围以培育产业生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以融入全球标准数字化浪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聚乳酸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正祥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55-16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5
    摘要   PDF (1630KB)

    聚乳酸作为典型的碳中和、可再生、生物全降解高分子材料,正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大宗原材料。聚乳酸材料产业链涵盖乳酸单体的生物制造,乳酸单体的化学聚合,聚乳酸改性、加工、成型与产品制造,聚乳酸材料质量体系与环境释放管理等,是集生物发酵工业、化学化工工业、高分子材料工业、现代管理等技术成就于一体的新型产业。本文立足国情实际和产业需求,在比较分析国内外聚乳酸材料技术研究与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对我国聚乳酸材料产业发展中原料供给多样性与安全平衡、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产业链产品多样性与重点发展方向、质量控制体系与环境释放管理评价体系、政策引导与扶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研究。相关内容可为聚乳酸的技术攻关、应用拓展、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和启发性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人驾驶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研究
    窦文悦, 胡平, 魏平, 郑南宁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67-177.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6
    摘要   PDF (725KB)

    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热点之一,随之而来的车辆安全事故引发了全社会关注;无人驾驶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成为人工智能安全领域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案例访谈收集定性资料,采用探索性的质性研究方法和扎根理论,对安全风险的关键要素进行识别与提炼,率先提出无人驾驶安全风险六要素框架:单车安全、联网安全、技术水平、法律政策、社会舆论、产业风险;完成问卷量表设计,进行两次网络问卷调查以收集必要数据,据此对安全风险要素进行度量验证。研究认为,为了有效应对未来无人驾驶的安全风险,企业应加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增强信息安全的建设和投入,参与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做虚假宣传并积极维护新兴行业发展;政府应合理加强测试监管,加速颁布法规与制定标准,引导人才培养并防止人才流失;消费者应保持良好的驾驶与行车习惯,不盲从、不轻信夸张宣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培育肉生产技术发展研究
    关欣, 周景文, 堵国成, 陈坚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6): 178-18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6.018
    摘要   PDF (1564KB)

    培育肉指不经饲养和屠宰动物、而是通过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来生产获得的新型肉制品,被视为最有可能解决传统牲畜生产导致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公众健康等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本文概括了培育肉生产流程与关键技术,梳理了培育肉技术的国际发展态势,剖析了我国培育肉技术发展态势及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据此提出我国培育肉生产技术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培育肉生产涉及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发酵工程、食品工程等多学科领域的技术融合与综合运用,世界培育肉技术的发展处于起步和上升阶段;尽管行业领先企业已实现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但培育肉的工业化生产尚未完全实现,诸多关键技术瓶颈亟待突破。研究认为,我国培育肉行业起步较晚,面临研究基础薄弱、技术研发思路单一、产业化进程缓慢等问题,未来应加大对相关基础研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跨行业交流并促进校企合作,注重消费者对培育肉的接受度与口味营养需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articles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5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话: 010-58556848 (技术); 010-58556485 (订阅) E-mail: subscribe@h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