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列表 期刊订阅 开放获取 关于我们
English
最新录用  |  在线预览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学科浏览  |  专题文章  |  热点文章  |  下载排行

ISSN 1009-1742 (Print)
ISSN 2096-0034 (Online)
CN 11-4421/G3
Formerly Known as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期刊介绍
    » 出版范围
    » 简介
    » 编委会
    » 数据库收录
    »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
    » 作者指南
    » 模板下载
    » 作者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 审稿指南
    » 在线审稿
    » 推荐审稿人
    » 致谢
  新闻公告 更多  
  • 2021年, 第23卷 第1期 出版日期:2021-03-08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Orginal Article
    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革命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谢克昌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1
    摘要   PDF (350KB)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本文根据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三期)”主要成果,阐述了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思路,重点针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老工业基地(东北及山西)、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新疆及能源“金三角”地区)、西南地区等区域提出了加强能源革命顶层设计,明确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区域能源革命的功能定位,形成统筹协调推进区域能源革命的良好格局;加强区域能源革命试点,通过改革办法加快探索形成推动能源革命的高效机制;明确区域能源革命实施责任和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区域能源革命取得预期效果等战略举措及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区域能源现状及中长期发展战略重点研究
    高丹, 孔庚, 麻林巍, 严晓辉, 张衡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7-14.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2
    摘要   PDF (784KB)

    我国幅员辽阔,各区域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差异显著,因地制宜推进区域能源革命是破解我国能源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长三角)、珠江三角洲(珠三角)、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地区、西南地区七大区域,从能源生产、消费、流向等方面分析了各区域的能源发展现状,梳理了各区域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和能耗增长驱动力情况,研判了各区域面向2035 年的中长期能源转型发展趋势及战略重点。研究表明,各区域能源革命的战略布局重点分别是:京津冀地区为推进能源与经济、环境的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为集成优化区域联动的能源系统,珠三角地区为构建清洁能源产储运基地,老工业基地为以能源高值化、多元化推进经济转型,中部地区为打造综合能源枢纽,能源富集区为建成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安全保障基地,西南地区为清洁能源消纳。为统筹各区域能源发展,本文从因地制宜、精准推进能源革命,以区域能源革命推动区域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抓手,实现区域能源协作与合作共赢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能源转型及我国能源革命战略系统分析
    赵云龙, 孔庚, 李卓然, 麻林巍, 倪维斗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5-23.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5
    摘要   PDF (1045KB)

    能源革命是实现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源战略对国家和地区能源革命进程的推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能源战略分析的“SEGO”系统分析方法,从能源挑战、能源系统、能源治理和能源市场4个要素及其关系出发,对全球能源转型及我国能源革命战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全球面临能源公平、能源安全和能源绿色化多重能源挑战,且缺乏强有力的全球能源治理,导致全球能源系统转型总体较为缓慢,中国被期望在推动全球能源系统转型中起到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逐步推进,在能源革命过程中面临能源系统集成等挑战,但政治意愿坚定,有效推动了能源转型,实现了少耗能、少排放。研究建议,我国能源革命应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全景视角下,做好能源发展的全局系统优化和全程精细管控,尤其做好不同类型能源网络之间共建、共享、共调的深度协同,加速能源新技术、新产业的颠覆式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京津冀地区推进能源革命的思考与对策
    严晓辉, 高丹, 李艳杰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24-3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6
    摘要   PDF (845KB)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三地能源生产、消费和结构比例的演变过程,认为京津冀地区的能源供需总体呈现偏紧的局面,虽然区域内可再生能源资源相对丰富,但是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能源效率总体有待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六年多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但形势仍然严峻。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和血液,同时又与环境密切相关,推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为更好推进京津冀区域能源革命,研究建议:要继续做好节能增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抓好存量提升增量优选,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推动体制革命,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加快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强化农村点源污染防治,以便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率先突破提供咨询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革命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的总体思路与路径选择
    马连湘, 姜铭, 雷仲敏, 李长胜, 邓玉勇, 王泽鹏, 田真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32-4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7
    摘要   PDF (809KB)

    基于国家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战略背景、战略定位、目标任务等要求,搭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对能源革命的需求分析模型框架。研究表明,能源革命通过主动引领、主动变革、主动适应、主动保障参与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通过分析得出能源革命主动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的路径:主动引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全球能源创新中心,主动变革推动雄安新区能源运营模式变革,主动适应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目标要求,主动保障雄安新区安全、高效能源供给体系运行。能源革命通过能源综合运行系统工程、能源互联网工程、绿色智慧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超低能耗建筑建设工程、节能减排工程等重点工程,构建雄安新区的绿色低碳、高效安全、友好智慧、引领未来的现代化城市能源供给体系,对研究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推进的总体思路、路径及相关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三角现代化能源大系统建设战略研究
    翁史烈, 黄震, 于立军, 谢晓敏, 由婷, 张庭婷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42-5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8
    摘要   PDF (2573KB)

    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长三角地区特点,提出建设长三角现代化能源大系统的构思,深入阐述了该系统的主要特征、关键问题和总体集成等,并通过模型计算和定性分析预测了现代化能源大系统建设对长三角地区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从成立长三角区域内统一的能源领导机构,打造长三角能源一体化先行示范区;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培育能源市场;实施“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战略,开展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大投入,设立长三角能源科技创投基金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长三角现代化能源大系统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革命推动珠江三角洲开放发展研究
    呼和涛力, 骆志刚, 袁汝玲, 孙富安, 陈勇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52-5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9
    摘要   PDF (969KB)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在新形势下因地制宜地推进能源革命,对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各类能源供给与消费特点,深入探讨能源革命推动珠江三角洲开放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转型发展需求,提出了能源革命推动珠江三角洲的开放发展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及建议。研究得出珠江三角洲需要依托“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家油气储备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实施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增强能源技术开发与科技创新,以能源革命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进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革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理论分析与实施路径
    何继善, 傅春, 龙妍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60-67.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3
    摘要   PDF (432KB)

    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中部地区取得了明显的后发优势,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部地区需要紧跟步伐、趁势而上,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能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高质量发展需要以能源革命为支撑并建立高质量的能源体系。中部地区5 个省份资源禀赋优良,但存在新能源发展潜力不足、能源生产量不足、供需不平衡等问题。本文阐述了能源革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机理,从经济、社会、生态3 个维度着手分析,认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要有“量”“质”的提升,进而探讨中部地区能源革命中长期发展的总体目标。研究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节能减排提升能效,促进绿色发展;发展多能互补技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加强能源省际合作,确保能源外部供应安全。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了绿色低碳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驱动战略、优化能源配置、多能融合等实施路径,以期精准助推中部地区崛起。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及碳达峰路径研究
    程云鹤, 董洪光, 耿纪超, 何继善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68-78.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4
    摘要   PDF (864KB)

    能源革命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其实施需要与地区发展战略相结合,统筹规划、协同发展。本文运用Kaya 恒等式,将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消费需求分解为生产性、生活性两部分,考虑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产业结构、城镇化、能源效率、人均收入、生活能源等驱动因素,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能源需求情景,据此分析能源革命背景下的低碳发展路径。结果表明: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路径的延续,中部地区5 个省份的能源需求量将持续上升,2035 年能源需求总量约为8.4×108~1.01×109 tce;构建多元能源供应体系将助力实现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支持2030 年前实现碳排放拐点等目标。针对性提出发展建议: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能互补体系;加大能源体制改革,实现区域能源共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革命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战略研究
    黄其励, 李全生, 李伟起, 栗继祖, 张凯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79-85.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1
    摘要   PDF (406KB)

    老工业基地因体制机制和社会经济结构矛盾等因素,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转型,能源革命是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的重要支撑。本文在阐述老工业基地基本特征和能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东北、山西老工业基地能源转型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老工业基地的能源转型发展战略,并归纳了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对策建议。通过量化分析和战略研判,分别论述了东北、山西老工业基地能源革命的内涵和战略定位,提出了面向2035 年、2050 年的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推动老工业基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本文从构建“山西–蒙东– 东北”能源经济特区,鼓励开展页岩油开发,支持废弃油气藏、废弃矿井的综合利用,支持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加大化石能源资源转化利用,建设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利用示范基地,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并落实人才激励政策机制7 个方面提出了政策保障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革命推动西南地区共享发展战略研究
    马洪琪, 李伟起, 迟福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86-9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5
    摘要   PDF (638KB)

    西南地区是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生态保护战略的重点区域,区域内水能、天然气资源极为丰富,也是支撑“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重要区域;鉴于能源资源禀赋特征差异较大且能源品种互补,推进区域内能源共享发展是西南地区能源革命的重大内容。本文将能源革命与西南地区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分析了能源革命推动西南地区共享发展的内涵,论述了西南地区能源革命的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提出,能源革命推动西南地区共享发展的举措重在:推进天燃气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煤炭高效开发与清洁化利用,合理制定水电开发时序,推进风光水多元化开发利用;在后续发展方面,完善水电消纳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实施针对性财税政策,资源和资本多元化并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高端智库建设与人才引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时代西北地区推进能源革命的战略路径研究
    朱汉雄, 耿笑颖, 肖宇, 蔡睿, 刘中民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92-100.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6
    摘要   PDF (1061KB)

    新时代,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由宁夏宁东、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组成的能源“金三角”和新疆等西北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典型富集区,承担了我国能源供应的重任,同时也因其生态环境的脆弱而面临着“大开发”与“大保护”统筹发展的难题。新时代下西北地区如何通过能源革命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级和水平,是西北地区能源发展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北地区资源、产业和区域优势与挑战的基础上,结合能源革命要求,提出西北地区实施能源革命应战略定位于国家多能融合技术示范基地、国家煤制燃料战略储备基地和国家综合能源供应基地,多能融合是实现西北地区战略定位的有效路径。建议围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及耦合替代,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和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三条主线,推进六项融合示范举措,共同实现以多能融合为特征,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的能源革命“西北方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李全生, 张凯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01-111.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2
    摘要   PDF (1068KB)

    能源绿色开发利用是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本文从我国能源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在阐述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内涵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能源绿色开发评价模型和能源利用系统评价指标模型,对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评价,预测了我国面向2030 年、2050 年的能源绿色开发利用发展目标。研究指出,我国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的实施路径可着重从两方面展开:在能源布局方面,开展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重点实施绿色煤炭工程、稳油增气工程和加强能源集约化、节约化利用;在科技创新方面,从加强对煤炭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利用的科技攻关,加快攻克深层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推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开发利用的科技创新等5 方面推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从能源管理体制创新、能源价格市场化机制形成、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考核、能源绿色开发利用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与对策探讨
    黄维和, 韩景宽, 王玉生, 沈珏新, 程蕾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12-117.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7
    摘要   PDF (396KB)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地缘政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我国能源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综合高效利用国内能源资源、控制和减少油气进口规模、保障能源安全,仍是我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梳理了能源安全概念的演变历程、国外代表性的能源安全战略,从“发展可持续、供应有保障、科技有支撑、经济可承受、体制有保障”5个维度研究界定了能源革命条件下我国能源安全的新内涵;在此基础上研判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并提出相应战略构想。研究表明,稳定传统能源生产,保障进口油气供给安全,实施多能互补、提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科技水平、加快能源科技创新合作,完善能源发展体制机制,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要举措。最后从顶层设计与规划、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新能源科技创新研发、能源对外合作深化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国际合作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探讨
    王珺, 曹阳, 王玉生, 饶建业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18-123.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9
    摘要   PDF (460KB)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能源国际合作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能源安全的内涵向多维度转化,能源国际合作的定位和主要任务也面临更新和演变。本文基于国内外能源领域的最新形势,兼顾能源安全观的新内涵,对新时期我国能源国际合作的定位进行了全面阐述,着重探讨和分析近期能源国际合作中值得关注的重点方向。研究提出,新能源安全观对我国能源国际合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近期应重点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油气进口和贸易格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电力互联互通,深化先进能源技术方面的合作,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能源治理,为保障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能源革命与中国能源经济安全保障探析
    黄维和, 梅应丹, 吴丽丽, 梁赟玲, 赵晓丽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24-132.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18
    摘要   PDF (814KB)

    能源是经济运行的血脉,能源革命伴生的能源结构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计量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能源结构变化影响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气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比例每增加1%,能源价格将增加0.82%;煤炭消费占比每增加1%,能源价格将减少0.24%;技术取得进步、能源投资增长、市场化程度提高、能源效率提升有利于降低能源价格;整体上,中国能源革命不会对能源经济安全产生较大影响,能源价格上升幅度仍处于国民经济和能源消费可承受的范围内。研究针对性提出了中国能源革命进程中更好保障能源经济安全的建议:注重技术进步,深化能源市场改革,提高能源市场竞争程度,这些措施有利于减缓能源革命对能源价格的冲击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生物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田宜水, 单明, 孔庚, 麻林巍, 邵思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33-140.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4
    摘要   PDF (906KB)

    发展生物质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潜力巨大,但其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对我国生物质资源进行总量分析的基础上,评价了生物质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提出了生物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技术路线图和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我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生物质成型燃料、规模化沼气工程、发电和热电联产等技术相对成熟,已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势头,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利用方式。我国生物质经济的发展思路为以县级区域为单元,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明确面向2025 年、2035 年和2050 年的发展目标,逐步实现生物质经济发展从发展成熟阶段、机制体系创新阶段到规模替代阶段的跃升。本文从技术研发、激励政策、市场培育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生物质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农村自然村落的未来发展——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分析
    单明, 刘彦青, 马荣江, 聂亚洲, 丁星利, 赖泽民, 杨旭东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41-148.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03
    摘要   PDF (1073KB)

    近些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农村常住人口数量逐年减少,并日益趋向老龄化,越来越多的自然村落逐渐衰落甚至消亡。本文在分析了全国农村自然村落整体状况的基础上,选择山东某典型村落为实际对象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分析了农宅闲置情况、人口分布状况等,由此总结出自然村落走向衰落的具体表现。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其中的深层次原因,指出应从常规村落的开放激活、特色村落的深化保护和衰败村落的有机整合三个方面来构建出新的耗散结构,并提出通过加强已更新村落的内部管理来提升新系统的凝聚力和自组织能力的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思考
    刘吉臻, 马利飞, 王庆华, 房方, 朱彦恺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49-15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21
    摘要   PDF (4129KB)

    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且靠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就地消纳优势巨大,发展海上风电有助于加快我国能源转型进程,助力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在分析我国能源发展现状、趋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发展海上风电是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支撑。从风电机组、海上输电、海洋工程和运维技术等四个领域归纳提炼了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技术。针对目前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从海上风电资源勘查与评估、提高能源转型认识、宏观统筹与整体规划、科技创新、政策扶持机制等五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战略研究
    王琪, 瞿金平, 石碧, 陈宁, 聂敏, 杨双桥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60-16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20
    摘要   PDF (1237KB)

    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深入分析我国废弃塑料的来源、回收利用及回收利用技术的现状。在塑料全生命周期评价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塑料污染防治全链条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必须从塑料合成、加工、应用和处理等各环节全方位全链条防治废弃塑料污染,包括塑料制品源头减量,塑料原料及替代产品的开发,塑料制品循环利用的设计,高性能长服役期塑料制品的加工,废弃塑料清洁高效规模化回收利用,终极塑料垃圾的安全处理等;在政府层面,建议加强政府政策引导,落实行政监管;在企业层面,建立有效回收机制,明确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回收责任,为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提供政策及技术建议;在公众层面,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全民参与治理。采用上述提出的我国塑料污染防治全链条解决方案,可以促进我国塑料工业和国民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农田土壤抗生素污染管控建议
    王娜, 郭欣妍, 单正军, 蔡道基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67-173.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23
    摘要   PDF (1698KB)

    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中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但畜禽粪便农用后伴生的抗生素耐药性传播风险日益显现,农田土壤抗生素及其耐药基因的风险管控工作亟待开展。本文总结了农田土壤中抗生素的污染现状,梳理了农田土壤中新兴污染物抗生素管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田土壤抗生素及其耐药基因的风险管控建议。研究发现,农田土壤抗生素及其耐药基因的污染风险不可忽视,但抗生素类新兴污染物尚未纳入土壤风险管控范围内。应设立严格的兽药应用监管机制,从养殖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概率;制定有机肥中反映耐药性的控制标准,出台技术指南以规范含抗生素粪便的处置与施用,减少抗生素耐药基因进入环境的总量。同时加紧开展环境抗生素耐药性产生和转移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估研究,实施农田土壤环境抗生素耐药常规监测,发挥风险评估在该类污染物风险管控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长江三角洲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防治建议
    甘婷婷, 赵南京, 殷高方, 马明俊, 孟德硕, 方丽, 杨瑞芳, 刘文清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74-184.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24
    摘要   PDF (1241KB)

    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关注该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20 年发表的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相关文献中的重金属含量数据,全面分析长三角不同区域农用地土壤典型重金属累积情况与污染状况,系统探究导致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累积与污染的主要原因。分析发现,工业“三废”排放、交通运输、化肥、农药、农膜等的大量施用(使用),使得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中重金属Cd 累积与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其次是Cu、Hg 和Pb,而浙江台州和安徽铜陵分别存在Cd、Hg、Cu,Cd、Pb、Cu 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针对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和主要污染成因,在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快速动态监测、农用地土壤分级管理、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修复新技术研发、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防治建议,以期为改善长三角地区农用地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优质高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整合药学发展的战略思考
    张勇, 赵一秀, 杨宝峰
    中国工程科学. 2021, 23 (1): 185-192.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21.01.022
    摘要   PDF (394KB)

    整合药学是以现代药学为基础、随着人类对复杂性疾病认识的日益深刻而提出来的,涉及新药研发、传统医药创新、临床药学实践、药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为推进我国整合药学实践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学术交流、专家咨询等方法,阐明了整合药学理念及内涵,提出了整合药学的未来发展战略。研究指出,要促进现代药学与传统药学的整合,应建立健全整合用药临床实践指南、鼓励基于整合思维的创新中药研究、规范整合中西药临床应用;推进基于整合药学的新药研发,应创新整合药物设计思路、开发适应整合药学的药物评价体系、加快建设整合药物的新药研发体系;推进整合药学的临床实践,应进一步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用药指导、实现个体化治疗、丰富整合药学临床实践内容、加强整合药物合理应用;推进整合药学学科建设,应丰富基于整合药学的药学本科理论和实践课程、加强教育培训及专业间协作。整合药学是现代药学理论和实践的变革与发展,融合药学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是构建促进人类健康、完善医疗体系的新型药学理论和实践体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articles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5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话: 010-58556848 (技术); 010-58556485 (订阅) E-mail: subscribe@h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