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列表 期刊订阅 开放获取 关于我们
English
最新录用  |  在线预览  |  当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学科浏览  |  专题文章  |  热点文章  |  下载排行

ISSN 1009-1742 (Print)
ISSN 2096-0034 (Online)
CN 11-4421/G3
Formerly Known as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期刊介绍
    » 出版范围
    » 简介
    » 编委会
    » 数据库收录
    »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 在线投稿
    » 作者指南
    » 模板下载
    » 作者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 审稿指南
    » 在线审稿
    » 推荐审稿人
    » 致谢
  新闻公告 更多  
  • 2019年, 第21卷 第5期 出版日期:2019-10-09
    选择: 合并摘要 显示/隐藏图片
    Orginal Article
    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与食物安全供求趋势研究
    黄季焜, 王济民, 解伟, 王晓兵, 侯玲玲, 周慧, 盛誉, 刘旭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5
    摘要   PDF (571KB)

    在全球背景下厘清我国未来农业转型方向、生产方式转变路径和食物供求变动趋势,提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建议。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六大挑战,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产业结构,改善农产品供求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大样本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应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障现代农业转型发展。面向2035 年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预测表明,我国农产品的供需失衡现象将趋向突出:饲料自给率将继续下降,食糖和食油的需求缺口将逐渐扩大,畜产品生产和供需缺口将取决于饲料粮贸易政策和草牧业发展政策,但蔬菜和水果依然保持一定的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国家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闫琰, 王东阳, 王济民, 王秀东, 刘旭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0-18.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2
    摘要   PDF (561KB)

    准确把握新时期我国区域食物安全的主要矛盾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本文介绍了我国区域食物安全现状,分析我国区域食物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结合区域食物安全供求变化趋势和发展潜力,提出落实各级政府食物安全保障及环境保护双责任、合理规划和统筹区域重大专项资金、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质量兴农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北地区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唐亮, 吴东立, 苗微, 蒲红霞, 江琳琳, 王绍斌, 钟文田, 陈温福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9-27.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6
    摘要   PDF (483KB)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立足国内“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关系近14 亿人口大国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牧业生产基地。本文着重阐述了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东北地区食物安全现状,分析了东北地区食物供求变化趋势,明确了东北地区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牧结合、发展效率型农业等东北地区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为国家实施区域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华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现状和未来保障研究
    黄峰, 杜太生, 王素芬, 梅旭荣, 龚道枝, 陈源泉, 康康绍忠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28-37.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24
    摘要   PDF (851KB)

    华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和食物安全至关重要。华北用仅占全国6% 的水资源支撑了占全国18% 的耕地并生产出占全国23% 的粮食。但这个巨大成就是以极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成本为代价的。本文回顾华北粮食生产和用水的历史性成就,总结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后应用国际水资源研究界广泛应用的农业用水管理的综合分析框架,系统分析1998—2015 年华北地区水资源、农业用水以及用水效率和水分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未来保障华北地区食物安全的战略和政策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玉宝, 刘显, 史利洁, 上官周平, 吴普特, 山仑, 赵西宁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38-44.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7
    摘要   PDF (456KB)

    西北地区光热土资源丰富,区域食物安全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受限于其有限的水资源。本文以水足迹和虚拟水为分析工具,评估了西北地区作物生产用水效率、水资源压力和作物虚拟水输出情况。基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以及西北地区粮食生产及农业用水的预测结果,提出逐步减少区域农业用水总量,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实施丝路经济带虚拟水工程,以期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食物安全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东南沿海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曾玉荣, 杜琼, 陈剑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45-53.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25
    摘要   PDF (410KB)

    围绕“东南沿海区域”即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五个省市以及“森林食品安全”“海洋渔业资源战略”两个特色专题的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研究,着眼于国际视野,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统计数据分析、计量模型预测等方法,分析影响区域内粮食及食物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食物供给与需求变迁、食物安全保障能力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探寻在现有资源紧缺和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确保粮食与食物可持续的发展方略。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战略,实施三产融合发展战略,实施全绿色化、生态化战略,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立足东南沿海科技需求和政策目标,提出包含动植物种质资源与现代育种工程、优质农产品与生态农业工程、大数据精细化农场装备管理工程等十大工程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南地区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高世斌, 杨松, 吴开贤, 余冰, 陈卓, 陈代文, 荣廷昭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54-5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8
    摘要   PDF (374KB)

    西南地区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关乎生态文明、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等其他国家战略。以绿色和生态为核心的发展方式是保障该区域食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调研该区域食物生产现状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特征、农业投入品、农业结构方面分析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西南自身生产条件和资源禀赋,提出了包括总体思路、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发展路径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构想和以完善政策与实施重大工程为核心的政策建议,旨在为国家制定区域食物安全战略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产农机装备质量评价研究——基于华中地区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周晶, 青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60-6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9
    摘要   PDF (543KB)

    提高国产农机装备质量是我国农机制造由大到强的必要条件。本文在总结我国农机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突出调查研究,利用来自华中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从硬件质量、适用性和操作便利性、作业效果三个方面考察农户对国产农机装备质量的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农机户对国产大中型农机装备钢材质量、发动机质量、耗油量和故障频率的满意度显著低于非国产品牌;不足一半的农机户对国内外大中型农机装备地块匹配度、驾驶员匹配度、遮阳挡雨效果持满意态度;农户对国产农机装备作业速度、作业无遗漏、节省要素的满意度偏低。最后提出组建农机装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克难攻坚“国家队”、搭建以企业为主体的长效技术创新体系、抢抓智能化和绿色化农机装备研发、重构高等院校农机学科体系等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现状、挑战与出路
    任继周, 李发弟, 曹建民, 李秉龙, 胥刚, 唐增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67-73.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4
    摘要   PDF (1147KB)

    牛羊肉产业在利用农业资源、丰富膳食结构、繁荣农业经济及维护民族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我国牛羊肉产业正从副业生产逐步迈向专业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供需缺口持续增大、粗饲料资源结构性不合理、牛羊种业发展滞后、外源性竞争加剧等挑战。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与趋势判断,笔者提出了推进草畜一体化建设、尽快启动牛羊肉产业关键技术环节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完善育种机制、加强牛羊肉屠宰加工业的发展、加大对西南地区牛羊肉产业的培育力度等战略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斗“一带一路”服务性能增强技术研究
    周建华, 陈俊平, 张晶宇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69-75.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4.005
    摘要   PDF (1547KB)

    本文结合卫星导航应用及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的服务性能、应用现状进行了总体评估和分析。针对北斗应用“走出去”,分别从系统服务、特色服务、应用产业三个层面上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北斗应用推广存在的主要难题,论证说明提升北斗差异化的竞争力是破解北斗“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北斗星基增强和短报文服务,设计两种特色服务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应用的初步技术途径和方案。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置十多个海外监测站,可满足“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高精度位置服务的绝大部分需求;通过研制建设北斗短报文海外服务系统,可为海量的“一带一路”沿线用户提供性能更优、体验更好的短报文通信服务;针对性给出了北斗特色服务的示范应用推广构想。最后,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加快推进北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的保障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 综合组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74-7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1
    摘要   PDF (381KB)

    本文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三期)”综合成果,文章评估了2017 年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状况及动态变化,以我国生态文明发展区域不平衡问题为重点,选择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生态脆弱区及京津冀区域,围绕大城市群环境一体化综合整治、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生态脆弱区生态资源资产协同增长以及先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问题,总结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突出问题,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为国家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与建设的宏观决策提供战略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
    李泽红, 柏永青, 孙九林, 董锁成, 李静楠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80-8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2
    摘要   PDF (523KB)

    生态脆弱贫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口贫困问题集中,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脆弱贫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我国西部地区未来一段时期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开展研究,论证了实现生态资产与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同时增长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路线图。对照“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实现绿色现代化”的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略目标,阐述了中长期(当前—2050 年)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性任务。研究表明,到2020 年,西部地区基本消除相对贫困,使生态资产触底达到拐点,启动恢复性增长;到2035 年,西部地区整体消除相对贫困,彻底修复受损自然生态环境,实现整体生态恢复;到2050 年,西部地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绿色现代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
    林民松, 刘丽丽, 曾现来, 李金惠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87-92.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0
    摘要   PDF (687KB)

    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江西省婺源县是中部崛起的典型县域,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独特的特色和优势。本文针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和社会建设、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五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五维分析法”,并运用“五维分析法”全面分析了婺源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做法、成效,归纳总结了婺源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建议,江西婺源的生态文明建设将对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藏北高原草地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模式研究
    干珠扎布, 胡国铮, 高清竹, 江村旺扎, 旦久罗布, 参木友, 巴桑旺堆, 杨富裕, 魏学红, 杨永平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93-98.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3
    摘要   PDF (411KB)

    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特色畜牧业基地,而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其生态和生产功能,给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挑战。本文在深入分析藏北高原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藏北高寒草地生态与生产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藏北高原草地生态治理与畜牧业协同发展的模式体系。研究表明,通过草地生态恢复、优化放牧管理方式、人工牧草种植、低海拔农区种草高海拔牧区养畜的“低草高牧”模式、冬季半舍饲养殖等一系列措施,能够推进高寒草地生态功能提升、促进草地畜牧业转型升级,实现“保护中发展”与“发展中保护”。相关研究将为治边稳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增加牧民收入提供战略引导和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措施评价研究
    吴剑, 许嘉钰, 郝吉明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99-105.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6
    摘要   PDF (984KB)

    经过多年环境治理,京津冀地区逐步形成了针对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可概括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绿色转型五大类。为了区分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效益大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利用云模型评价法对环境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五类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综合效益的大小排序依次为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农业农村绿色转型,评价方法和结果为京津冀实施多重污染介质的综合治理措施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农村能源革命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式和实施路径研究
    刘晓龙, 葛琴, 姜玲玲, 呼和涛力, 崔磊磊, 李彬, 杜祥琬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06-112.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11
    摘要   PDF (354KB)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农村能源革命是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能源消费和生产现状以及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与能源消费等特征,按照经济发达的城郊型农村、经济中等发达的传统型农村、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型农村3 种农村地区类型划分,总结了基于农村能源革命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范式和实施路径。研究表明,经济发达的城郊型农村宜采用“统筹规划、完善设施,城乡互动、能源互联”的能源革命典型范式,经济中等发达的传统型农村宜采用“因地制宜、多能互补,节能优先、效能为本”的能源革命典型范式,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型农村宜采用“集中开发、外送为主,电能消费、需求保障”的能源革命典型范式。相关研究可为我国农村能源革命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水环境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研究——以合肥市、巢湖流域为例
    温宗国, 周静, 岳昆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13-11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9
    摘要   PDF (374KB)

    本文以水环境为线索,以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流域为例,从城市、流域层面梳理其在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以及流域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优秀做法和经验,调研形成合肥市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三水共赢”、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三生优化”模式。同时针对安徽省在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及其他水环境地区下一阶段应着力推进经济绿色发展、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健全流域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市场化机制等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北京市城乡节能节水政策中长期耦合效果分析
    刘耕源, 胡俊梅, 杨志峰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20-129.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7
    摘要   PDF (1258KB)

    本文基于长期能源可替代规划系统模型(LEAP)与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模型(WEAP)建立了城市的能水耦合模型,设立情景分析探讨北京市未来不同措施下城乡的节能/ 节水以及其耦合效果,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未来北京市能源消费总量将逐年缓慢增长;按预测的供水能力则不会出现供需短缺。“十三五”期间节水政策的总节能量为1.003×106 tce,节能政策的节水量达到2.76×108 m3。居民生活、服务业、建筑业、传统制造业的能源需求值与水需求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是重要的能水耦合部门。对于不同情景不同时期的节能/ 节水效果而言,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在短期可表现出较好的节能潜力;农业部门的灌溉技术革新与种植结构优化情景,在短期具有较好的节能与节水效果。对于能水节约的协同效应,其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节能情景中较明显;对于同一个部门的政策,调控用能强度的情景能水协同节约效应较明显。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京津冀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调控与安全保障策略
    曹晓峰, 胡承志, 齐维晓, 郑华, 单保庆, 赵勇, 曲久辉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30-136.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8
    摘要   PDF (632KB)

    京津冀的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重大因素。本文在综合分析京津冀区域水资源调控及水环境安全现状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水资源及水环境调控与安全保障策略:通过技术途径打造山水林田湖海水生态格局,构建水健康循环与高效利用模式,发展与水生态承载力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水环境质量与保障区域水生态健康,建立区域水环境质量协同管理体系,加强京津冀产业协同调配与污染减量化以及推进“半城市化”与农村污染治理。相关研究可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支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福建省农业资源价值测算及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易小燕, 黄显雷, 尹昌斌, 王恒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37-143.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5
    摘要   PDF (825KB)

    以福建省农业资源价值为研究对象,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模型,从生产功能的经济价值和服务功能的生态服务价值两类研究视角出发,完成了福建省农业资源价值测算研究。据此阐明了农业资源价值的实现过程和路径,提出了福建省农业资源价值提升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2015 年福建省的农业经济价值为3553.6 亿元,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为11 939.5 亿元,即农业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其经济价值的3.4 倍,农业资源资本化具有较大潜力;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中,休憩服务、温度调节、气体调节、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服务价值分别为3161.3 亿元、1119.2 亿元、748.0 亿元、1321.1 亿元、2178.1 亿元和3411.8 亿元。福建省农业资源价值实现的途径主要有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农村三产融合、农业生态补偿及绿色金融扶持,应从加大财政扶持、加强“三品一标”建设、推进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健全农业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和强化生态意识教育宣传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福建省农业资源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无废社会”构建研究
    刘晓龙, 姜玲玲, 葛琴, 呼和涛力, 陈瑛, 崔磊磊, 李彬, 杜祥琬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44-150.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3
    摘要   PDF (552KB)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是国家进步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我国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巨量固体废物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且固体废物年产生量有逐年增长态势。本文丰富了“无废社会”的概念和内涵,认为“无废社会”不是全社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零,而是固体废物高度资源化利用。其内涵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循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社会发展模式。本文还进一步明确了“无废社会”的边界和范围,描绘了“无废社会”特征,提出了从“无废城市”走向“无废社会”的总体思路和方向。最后从充分协作、加强监管;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互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态文明建设“两山”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
    胡咏君, 吴剑, 胡瑞山
    中国工程科学. 2019, 21 (5): 151-158.   https://doi.org/10.15302/J-SSCAE-2019.05.004
    摘要   PDF (514K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将长期指导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本文从“两山”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问题入手,采用外部性和经济增长理论方法,解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和绿色增长的内在机理,梳理形成“两山”理论指导实践发展的基本路径。研究表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表现为从微观上引导和规范经济主体的生态化,主要路径是生态税费、生态市场、生态补偿和绿色金融;区域绿色增长的内在逻辑体现为生态与“空间– 产业– 主体”转化、协同及反哺的正向循环,主要路径是空间规划、生态建设、环境美化、生态产业、传统产业生态化、高精尖产业、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技术等。相关研究可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顶层框架和发展模式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articles







  友情链接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5 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话: 010-58556848 (技术); 010-58556485 (订阅) E-mail: subscribe@h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