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第1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6-20
    

  • 全选
  • 路甬祥
    PDF
  • 孔德婧, 延建林, 杨晓迎, 屈贤明
    PDF
    2015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重大咨询项目,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现阶段中国制造强国建设面临的重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形成研究报告。本文在项目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制造业的发展近况,使用数据挖掘、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中国制造2025》的相关政策等信息以及典型案例、专家观点进行了综合的分析论述。研究发现,制造业的增长模式、五大工程的实施差异度、传统产业面临被忽视以及地方政府产业政策趋同化等问题成为现阶段推动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面对这些问题,建议推进优质制造和新一轮技术改造以促进增长模式转变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五大工程实施以及地方产业政策以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的有效推进。
  • 赵蔷, 吴进军, 夏鹏, 王迪, 刘丹, 刘云, 董晗
    PDF
    本文围绕制造强国指标体系数据源、计算方式、指标归类等方面进行了完善优化研究,持续开展了年度指数测评工作及指数背后制造业发展态势的深入剖析。同时对2016年制造强国综合指数进行了预测算,总结了近五年的发展趋势,为制造强国发展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 林忠钦, 奚立峰, 蒋家东, 郭政, 刘颖, 潘尔顺, 赵亦希, 李艳婷
    PDF
    自《中国制造2025》颁布后,国家和各省市陆续出台了质量发展纲要和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社会提升质量品牌的共识已经形成。为实现质量强国的战略目标,质量提升与品牌发展须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制造业质量与品牌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二是制造业质量与品牌需要肩负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使命。本文结合中国制造业质量与品牌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目前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与品牌发展的行动计划,以及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 张纲
    PDF
    制造业质量体现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反映国家的综合实力。本文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分析了制造业质量升级对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就业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塑造国家品牌的作用。作者认为,质量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抓质量如同抓科技、抓教育一样,应当赋予其综合性地位,以“大质量”的理念,重点从6个方面加快推进制造业质量提升:确立质量与效益相衔接的大目标、创建质量维度的产业结构分析新方法、创立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优势、实施质量升级的重大工程、创新质量升级的制度政策体系、强化“大质量”工作体制。
  • 谭建荣, 刘达新, 刘振宇, 程锦
    PDF
    在深入研究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三大发展模式,以及实现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技术途径。针对典型行业的生产特点,提出了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从数字制造到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技术途径的指引。
  • 魏峰, 周源, 薛澜
    PDF
    数控技术是推动机械产品升级换代的关键共性使能技术。考虑到广大中小企业自身技术、资金等诸多障碍和市场失灵、组织失灵问题,共性使能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严重的“死亡之谷”现象。“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工作方针是以需求为牵引、以创新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用产学研金政”紧密结合、重点突破、成功示范。“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将数控技术应用到典型行业的机械产品中,使装备和产品性能得到本质提升,加快机械产品整体升级换代和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共性使能技术研发与企业创新生产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一座桥梁,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是共性使能技术推广应用的成功范例,为进一步在各个行业、区域全面普及数控技术及开展“智能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工程提供有益借鉴并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中国工程院绿色制造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PDF
    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推进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绿色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必有之意,是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更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的全部内容。本文在明晰绿色制造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绿色制造的科学内涵、目标和评价体系,基于我国绿色制造已取得的成绩和现实发展困境,提出了推进我国绿色制造的战略方向,最后从顶层设计、队伍建设、创新体系、服务平台、体制机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 徐滨士, 李恩重, 郑汉东, 桑凡, 史佩京
    PDF
    再制造是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属于先进制造和绿色制造的范畴,《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当前,我国再制造试点企业数量和再制造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再制造政策法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行业标准得到不断创新完善。未来,再制造工程将向“绿色、优质、高效、智能、服务”五大方向发展,重点突破若干再制造核心关键技术,完善多个支撑体系,形成一批再制造领军产业。
  • “我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再制造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PDF
    管材作为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运输的重要材料,由于腐蚀、磨损、结垢造成的管材失效,而被大量废弃,在油田堆积如山,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分析石油天然气废旧管材的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利用先进的再制造技术对管材再制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论证,提出自主创新的石油天然气管材再制造产业模式及发展建议,为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理念、新技术,为促进石油天然气行业循环经济的建设提供决策建议。
  • 李瑾, 胡山鹰, 陈定江, 宋晓旭, 张群, 樊炯明, 李光耀, 马淑杰, 金涌
    PDF
    “十三五”以来,我国化学工业的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产品产量提高的同时,资源消耗、能源消耗、污染排放均实现了大幅减少。绿色制造是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要实现化学工业的绿色发展,除了要关注化工行业自身的绿色制造,还要关注化工产业与其他行业、与社会进行产业链接时的绿色协调发展。本文在对我国化学工业绿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我国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方向,提出化学工业绿色制造产业链接的关键技术,并通过五个企业案例进行典型模式分析。
  • 樊炯明, 胡山鹰, 陈定江, 张群, 李瑾, 李光耀, 宋晓旭, 金涌, 陈丙珍, 殷瑞钰
    PDF
    为了能对流程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本文从流程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共性特点出发,将分析的视角从单一行业拓展到整个流程制造业,立足于热力学和熵等概念,对流程的本质及本质性特征进行了清晰深入的分析研究,构建了以“流”–“程”、“物质”–“能量”–“信息”、“规模”–“效率”三组重要因素为主的本质性分析框架,并对化工流程和磷化工流程案例进行了本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流程制造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要追求整体系统的熵增量趋向最小,而不是仅追求流程系统的熵减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系统中产生的熵增。要使整体系统的熵增趋向最小,不仅要关注流程系统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环境效率。效率的提升本质上需要技术的改进、升级、创新来提供支撑,在流程系统中技术的改进升级可以小幅度提升流程系统的效率,而将颠覆性创新技术引入流程系统则可能使效率大幅度提升。
  • 朱高峰, 唐守廉, 惠明, 李燕, 唐一薇
    PDF
    本文是依据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二期)”重大咨询研究项目的子课题“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选择研究报告中一部分内容编写而成。文章重点分析阐述了我国制造业实施服务化战略的必要性,制造业服务化的内涵、服务模式和经营模式,以及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服务平台等。制造业服务化的核心仍然是制造。制造业通过服务化拓展发展空间和增强自身竞争力。制造企业面向顾客提供多种服务,包括定制、租赁、融资、监测、商务、供应链、工程承包以及回收再制造等服务内容,表现出产品和服务集成的新型产业特征。制造业服务化表现出两个融合趋势:其一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紧密合作与融合发展|其二是制造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搭建起产品设计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远程监控服务平台和供应链服务平台。
  • 郭佳, 干勇, 延建林, 吕彤
    PDF
    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特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创新体系在共性技术供给、技术供给方式和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建设需求,提出了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提供多元化技术供给平台以促进创新网络建设和创新生态培育。
  • “创新设计竞争力研究”综合组
    PDF
    本文以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的战略需求出发,阐述了在知识网络时代背景下,设计3.0的特征、趋势和价值,以及创新设计竞争力的内涵及要素|并以效益、设计能力和设计环境三项指标为基础,构建国家创新设计竞争力、城市创新设计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设计竞争力三位一体的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采用一些国家、城市和企业的数据样本分类开展试点评估,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提升我国创新设计竞争力的政策建议和具体措施。
  • 邹宁, 张克俊, 孙守迁, 徐江
    PDF
    随着知识网络时代的到来,创新设计在提升国家和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城市创新设计能力水平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初步构建起反映城市设计竞争力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并选取国内外典型城市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给出提升城市设计竞争力水平的建议。城市设计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对于科学衡量城市设计竞争力的大小、帮助城市客观认清自身的优劣势具有重要意义。
  • 杨艳明, 朱明皓, 邵珠峰, 尤政
    PDF
    我国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基础件)正处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换挡升级的关键阶段。本文首先明确界定了工业基础件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础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借鉴工业发达国家的基础件产业发展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基础件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坚持政府引导下的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基础件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激励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制定和创新环境的营造,形成重视创新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基础件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基础件量大面广,应做到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以点带面,推动基础件与主机的协调发展。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和产业发展的根本,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基础件领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 屠海令, 李腾飞, 马飞
    PDF
    关键基础材料作为工业“四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制造业赖以发展的关键,对国民经济、国防军工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本文概述国内外关键基础材料的发展现状,归纳存在的问题,提出其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 张俊, 卢秉恒
    PDF
    高端制造装备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本文针对航空装备、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十三五”发展趋势,分析了各领域对高端机床和高端基础制造装备提出的新需求和未来的发展重点,并结合我国制造装备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促进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良性发展。
  • “新一代绿色照明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PDF
    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光二极管(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的已有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我国LED照明产业高端制造装备自主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从形成LED照明产业生态的视角,研究成立国家制造装备创新平台、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构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战略路径。
  • 孔德婧, 董放, 李昭甫, 屈贤明
    PDF
    对各省市自治区“中国制造2025”地区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领域的一致性与重点发展子领域的差异性开展分析,是全面了解各省市自治区行动计划的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文本挖掘包括中文分词、特征筛选、相似度计算的政策文件分析方法,根据该方法所得的结果对各省市自治区行动计划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进行了分析。